第五十一章 技惊四座-《宋时雪》


    第(2/3)页

    “翰韧兄,你打算何时赶赴京师?”官府赐宴结束后,曾公明问道。

    “我打算叩谢恩师之后,随后赶赴京师,东林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曾公明明显想与李三坚一同赴京省试,因而就先开口问道。

    曾公明为人较为直爽,对待友人较为心诚,因而李三坚也喜欢这个小胖子。

    “如此甚好。”曾公明果然大喜道:“如此我就先返回横州,四十日之后,我返回此地等你,一同赴京,翰韧兄,不见不散啊。”

    “翰韧兄师从哪位高人?”曾公明一直未听说李三坚说过自己的师门,于是好奇的问道。

    “恩师名号是东坡先生。”李三坚也不隐瞒,点头答道。

    应该说李三坚目前的师父除了苏轼之外,灵山县县学的诸科学官也是李三坚的师父,因而李三坚打算先回灵山县拜谢黄涣等人一年多以来的教导之恩,再返回儋州见苏轼,叩谢师恩。

    这个世上是极为尊师重教的,师即是父,无论你师从多久,无论你今后能够达到何种地步,你必须尊师若父,不可违逆。

    除非师父将你开革出师门。甚至一些人因各种原因被开革出师门,但仍是感念师恩。

    李三坚发解试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列解试第一,此时叩谢师恩也是人之常情,李三坚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李三坚得动作快些了,此时是六月下旬,距离明年春闱大比只有五个月左右时间了,因而李三坚必须抓紧时间了,否则就会错过省试的。

    “什么?你师父乃是苏公?”曾公明闻言吃了一惊道:“怪不得,怪不得啊。”

    苏轼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岭南荒蛮之地同样是如雷贯耳。

    “怪不得什么?”李三坚推了曾公明一把笑道:“还不快走?否则真的赶不及了。”

    “哈哈哈”曾公明拱手作别道:“翰韧兄,后会有期。”

    “张真人,走吧。”曾公明随后对张道士说到。

    张道士一时半会也无处可去,只好先跟着曾公明去横州,今后再做打算就是。

    三人拱手作别后,李三坚忽然发现桌上留了一个小包袱,于是李三坚疑惑的打开包袱,只见包袱之中有一些银钱,还有一张白纸,白纸之上写着一些字。

    “翰韧兄,弟知道你不肯接受他人的馈赠,不过你我二人乃是兄弟,兄弟是不分彼此的,非他人也。若翰韧兄仍不肯接受,你就当此区区薄财是弟借于你的,今后。。。。哈哈哈哈。”上面粗粗的字就如同曾公明一般,是曾公明亲笔所书。

    最后还打哈哈?李三坚看了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的,曾公民此举使得李三坚太为难了。

    李三坚目前确实需要钱,一个半月之内是不能靠两条腿自桂州到儋州走个来回的,不过乘船或坐车就另当别论了,乘船或坐车是要花费银钱的,目前李三坚已得桂州府衙资助,路费是足够了,不过这笔钱还要负担不久之后上京赶考所费的,如此,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符二娘不允许李三坚无故接受他人的馈赠,因而李三坚感到有些左右为难。

    管他的,李三坚摇了摇头,曾公明的好意,李三坚总不能将其扔了吧?不行就依曾公明所言,就当是李三坚暂借于他,今后有机会加倍奉还就是,不过前提是李三坚有钱归还。。。

    难道我这辈子就一直会如此的穷困潦倒吗?李三坚心中暗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