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成持重-《宋时雪》


    第(2/3)页

    。。。。。。。。

    “脏,真脏!”散朝之后,赵佶久久不肯离开垂拱殿,用力抹了一把御案后说道。

    金碧辉煌、偌大的垂拱殿只剩下赵佶与数名内侍,显得异常冷清,空荡荡的。

    梁师成等数名内侍闻言慌忙看了看御案,只见御案哪里有灰尘?御案被擦得干干净净的,就像一面镜子似的,明亮得能照出人影来,就连苍蝇等蚊蝇都无法站得住脚。

    可皇上赵佶此时忽出此言,必有其他的意思,梁师成结合今日垂拱殿发生的事情,岂能猜不出赵佶所指何人?

    于是梁师成低声对赵佶说道:“官家勿忧,奴婢有办法。”

    “哦?你有何办法?”赵佶看了一眼梁师成,诧异的问得。

    赵佶心中烦躁异常,主要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当朝宰相章惇,赵佶迟迟找不到罢免章惇的理由。第二个原因就是向太后。

    朝中大小事务都需经过向太后,都要得到向太后的首肯,试问这个皇帝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如做郡王之时来的逍遥自在。

    “官家,山陵使。”梁师成轻轻的答道。

    “山陵使?”赵佶喃喃自语道。

    何谓山陵使?就是皇帝或宫中重要人物驾崩,其葬地谓之山陵,掌丧葬之事的大臣谓之山陵使。

    一般来说,掌丧葬之事的共有五名大臣,分别是山陵使、礼仪使、仪仗使、卤簿使和桥道顿递使,谓之“五使”,其中山陵使是总负责丧葬之事的,一般来说是由宰相兼任的。

    宫中丧葬之事是容不得出半点马虎,不能够出半点事故的,因此山陵使责任重大,事必躬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山陵毕,山陵使都会得到重赏的,或加官进爵,或给钱赐物,至少都会得到皇帝下诏慰问的。

    但这些必有有个前提,那就是山陵之事必须是顺顺利利,办的是妥妥当当的。

    若山陵之事出了任何差错,那么山陵使就不是山陵使了,而被谓之“凶相”。

    山陵使为治丧而设,其本身就是“凶相”,但“凶相”主要是指山陵之事凶险莫测,不能有半点差池。

    同时宋人认为山陵使极不吉利,若山陵之事毕,而担任山陵使的大臣不辞官的话,会给当今皇上带来凶兆。

    因此朝中

    大臣特别是宰、执,无人愿意充作山陵使,完全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官职,稍有不慎还会身败名裂。

    山陵之事完美结束,你得辞官,否则一旦皇帝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怪罪于山陵使,最起码会使御史言官们有了弹劾的理由。

    山陵之事稍有差池,山陵使当然会受到惩罚,此时罢官都是轻的,一般都是流放三千里,将你丢到荒僻之地去“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不得不说,梁师成此计极为毒辣,毒辣得使人无法摆脱。

    “传旨,诏曾布进宫。”赵佶考虑良久之后对梁师成说道。

    罢免一名当朝宰相,可不能仅听一名阉人之言,必须考虑仔细,不能有任何遗漏之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