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狮子面前剔牙-《宋时雪》


    第(3/3)页

    在大忧大喜之下,刘彦路差点晕厥过去。

    要成为实领知县,前提必须是尽心尽责,刘彦路用仍处于快晕厥状态的脑袋想到。

    “去办差吧!三日后,将晋江县之事报于州衙。”李三坚点点头有对刘彦路说道。

    “卑职遵命!”刘彦路大声应道。

    李三坚随后有些意兴索然的带着山魁、许彪等百余骑离开了晋江县,回到了泉州。

    。。。。。。。。。。

    宋福建路福州路衙

    “大胆,大胆,放肆,反了,反了。”福建路转运判官、权知福州军州事严国罋拿着一份急报,气得大喊大叫的,颚下长须也被气得自动飘了起来。。。

    转运使又称转运判官,为李唐之时的官名,宋承唐制,也是置转运使一职。

    宋初的转运使,主要是指随军转运使,也就是随着战事兴起,就设置了随军转运使,主要就是负责军中粮饷等事。

    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平定天下之后,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就对地方采取了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策略,于是就置一路的转运司,转运司的长吏即为转运使或转运判官,巡历部内,经略一路财赋。

    众所周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财赋是最为紧要之事,因此地方藩镇即被“断其臂指”。

    随后不久转运司就由掌一路财赋,逐渐演变成了总责一路之事,转运司的转运使或转运判官也就成为了一路之长吏,除了掌一路财赋之外,还兼领监察、考课、磨勘地方官吏等权。

    转运转运,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州郡的钱、粮等物,转贡于朝廷,至于转运多少,转运什么,州郡又能截留多少,基本上就是由转运判官来决定了。

    再加上转运判官兼领监察、考课、磨勘等权,因此各个州郡无不受制于转运判官。

    此时新任泉州知州李三坚居然将晋江县知县吴锡俞罢官免职,并且还将吴锡俞狠狠的当众打了一顿板子,如此怎能不使福建路转运判官严国罋是怒发如狂?

    黄口小儿,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居然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居然敢在狮子面前剔牙?还反了他了?严国罋心中怒道。

    而吴锡俞为何人,乃是严国罋的大舅子,严国罋娶了吴锡俞吴氏为妻,同时吴锡俞也因为此,被严国罋举荐为晋江县知县。

    最为关键的是晋江县也有严国罋的数十倾良田,此时一并被洪水淹了。。。

    如此,严国罋又岂能遏制住心中的怒火,又岂能不失态的大吼大叫?

    fpzw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