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用兵西北-《宋时雪》


    第(3/3)页

    赵煦用兵西北,数次大战过后,西夏兵败平夏城,逼得西夏哀求辽出兵介入,并遣使谢罪,求和于宋。

    赵煦英年早逝,赵佶继位,为了稳固皇权,就采取了韩忠彦之策,一直弃地求和,遂使神宗、哲宗两代的拓边成果毁于一旦。

    韩忠彦被贬黜的罪名之一就是弃西北湟州罪。

    “臣与蔡京所奏同!”

    “臣与蔡京所奏同!”

    “蔡相国所言大是,我圣朝大军当立即出兵,恢复湟州等河湟之地!”

    此刻朝廷行“崇宁党禁”之事,立“元祐党人碑”,将元祐之人尽皆贬黜在外,因而此时朝中皆为元丰之人,蔡京谏言朝廷用兵西北,当然就得到了诸臣的响应,诸臣纷纷出班奏道。

    “收复河湟之地,以断西戎之右臂,胁制河西,当然是好事,微臣也望如此。”右相赵挺之在诸臣吵吵嚷嚷之后,终于出班开口奏道:“可国用足否?熙河一路,自用兵以来,诛斩万计,遗骸暴野,幽魂无依,由此陕西民困,朝廷财用日耗,陛下,若此时用兵西北,微臣大约估算了一下,岁费需四百万缗,如此,国库可否支撑?”

    战事一开,将日费斗金,而战与和的焦点就是在岁费之上,就是在于国库是否能够支撑连绵不断的战事。

    以往元祐之人与元丰之人争论的焦点也是在这个方面。

    “陛下!”户部尚书吴居厚闻言出班奏道:“自讲议司变钞法以来至今,岁入益足,足以支撑西北战事。且不但要变钞法,还有变茶法,变盐法,变漕运、方田法等等,如此,国用岂有不足的道理?”

    蔡京的变法,说到底就是竭天下万民之财,以为国用,竭天下各路府州军之才,聚财于京师,由此造成了许多严重后果。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如此甚好!”赵佶闻言欣喜的点头问向道:“朕决意用兵西北,以承父兄之志。蔡卿家,可有合适的统兵将领?”

    国库足,宫中用度当然也就不再捉襟见肘了。

    这段日子以来,内藏库是日益丰足,赵佶终于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如收集名人字画、古物玉器等物,大肆封赏嫔妃、宫女等事了。

    这些全拜蔡京所赐,赵佶心中是异常清楚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