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西北戎边-《宋时雪》
            
            
            
                
    第(3/3)页
    自有宋以来,宋历代皇帝就对藩镇割据是严防死守的,一名大臣几乎是不可能长期在某处掌握军、政大权的,无论其实武臣还是文臣。
    文臣或宦官也许要好些,也许给他们时间要多一些,如童贯,掌握着西北兵权,但必然会对其有些不少限制或监督的,一旦有何风吹草动,就会立即动手拿下。
    而李三坚为文臣,掌福建路军、政大权时间多达十年之久,已经够久了,这也是李三坚被赵佶猜忌的主要原因,也并非完全是由于蔡京、朱勔的陷害所致的。
    因此此时李三坚是不可能再回福建路继续掌军、政大权的。
    “去西北...”赵佶闻言点头道。
    赵佶的家臣,赵佶的潜邸之臣之中,就属李三坚混得最差了,何执中此刻已贵为大宋宰相,而高俅为一名家奴,此刻却窃居高位,为三衙之“殿帅”,为武阶官之首,太尉。
    因此赵佶的打算就是,让李三坚去西北混些军功,其后再迁官回开封府,并委以重任。
    此刻蔡京之流已经逐渐成为了尾大不掉之势,因此赵佶打算重用李三坚,与其分庭抗礼,与蔡京等人分权,当然前提是李三坚有这个能力。目前看来李三坚能力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为一名能臣干吏无疑了,但就是李三坚还不足够听话,还不能事事都顺着赵佶...
    这也可以说是赵佶对李三坚大闹群玉殿的惩罚吧,起码将会被群臣视作是,由京官贬为西北边塞的官员,是将李三坚撵出了京师。
    “西北?边关?”李三坚闻言诧异的看着赵佶问道。
    “正是,怎么?不愿意去?”赵佶看着李三坚反问道。
    “陛下...”李三坚闻言慌忙答道:“当年微臣就说过,陛下为鲜花,臣为绿叶,学得文与武 货与帝王家。臣愿为陛下戍边,不过微臣有几个使唤着顺手的部曲,伏乞陛下恩准与臣一同前往。”
    此刻的李三坚是又喜又忧又苦。
    李三坚喜的是又可以远离朝堂的纷争了,又可以去地方州府为官了,李三坚忧苦的是此次赶赴西北,赵佶是决不允许携带家眷了。
    宋西北为何地?宋之西北或者西北边关主要包括秦凤路、永兴军、河东路、利州路、熙河路等,而与西夏接壤的便是秦凤路、永兴军、河东路三路,因宋与西夏断断续续的战争,因此此三路便是西北前线。
    若是李三坚被赵佶差往此三路,十有**便是要参与与西戎的战事了。
    李三坚前往西北领军或执政,那么赵佶还会允许李三坚携带家眷吗?必然会将李三坚的家眷当做人质,扣在京师,因此李三坚提都未提及此事,李三坚只是希望赵佶能够允许带几个心腹将领前去西北前线,如姚舆、山魁、许彪等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