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宁节-《宋时雪》
第(2/3)页
“陛下,臣李纲、刘安节敬献寿礼!”酒筵正酣之时,吏部员外郎李纲、太常少卿刘安节忽然连袂而出,躬身对赵佶说道。
李三坚的从弟李纲入太学院,后得进士功名,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此时改任吏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李三坚的挚交好友刘安节,在当年李三坚远赴西北为官之时,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后李三坚使许叔微尽心诊治,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刘安节此刻为朝廷太常寺少卿,一种祭祀宗庙之时,安排香烛,整理揩拂神座与幕帐,迎送神主等的官职,
“哦?二位卿家有何贺礼?”赵佶闻言倒也有些好奇,于是微笑着问道。
一般来说,贡于皇帝的贺表或贺礼都是先要交割与内省的,且一般皇帝生辰只有贺表而无贺礼,哪里如李纲与刘安节如此这般的,当廷就奉上贺礼或贺表的?真若如此,那么李纲与刘安节媚上之举也就太过明目张胆了,太过厚颜无耻了...
众见状皆是感到异常的好奇,包括赵佶,许多大臣亦是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李刚、刘安节素来是以刚直不阿而闻名的,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了,许多大臣心中暗道。
“陛下,微臣与刘少卿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李纲不理众臣异样的目光,昂首挺胸的对赵佶说道。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沉默不语的等待李纲继续说下去。
“陛下...”李纲看了一眼众臣,又满脸鄙夷之色,看了一眼位列武臣之首的童贯一眼后接着说道:“熙河刘法刘老将军奋战统安城,刘老将军及其部曲大部战死,宁死不屈,为国捐躯。”
众臣闻言皆大惊失色,片刻后均低声交头接耳不止。
刘法及熙河军一事朝廷早有定论,那就是刘法不遵号令,擅自进兵,从而兵败身亡,为其咎由自取,朝廷本当追究刘法之罪,但念其身死,也就来个不奖不罚。
那么此刻李纲、刘安节忽重提刘法一事,到底为何意?难道想给刘法翻案不成?况且又是在赵佶的生辰酒筵上提及此事,因此就令赵佶及众臣大为诧异,大为惊讶。
“李纲、刘安节...”赵佶尚未开口说话,童贯也是大怒,出班怒斥二人道:“刘法及熙河军一事,朝廷早有定论,乃是刘法等人不遵将令,擅自进兵,是为自取其祸、自食其果,本当拿下其眷治罪。陛下如天之仁,方才免其罪。今日乃是陛下之圣节,为陛下之喜日,为天下万民之喜日,为良辰辰日也,你二贼今日居然提及如此不祥之言?冲撞了喜日,该当何罪?”
“陛下,微臣伏乞陛下治二贼辱君之罪!”童贯说罢转身对赵佶说道。
“童国公、童太尉...”赵佶又是未说话,刘安节看着童贯冷笑道:“天道悠悠,自有其天理,朗朗乾坤,自能尽涤人间秽事!”
刘安节随后奏道:“陛下,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为取祸之道。秦之赵高,指鹿为马,秦便历二世而亡!不可不戒。童贯,国贼也!为奸佞之小人,刘法、李三坚出征塞外,奋战于统安城,刘法战死,李经略却统一支残军,于西贼重围之中,力战不屈,与西贼连日浴血奋战,数次大战,大败西贼大军,并攻取济桑、凉州、甘州等地,兵临兴庆府城下。陛下,这支残军名为大宋黑旗军,是为蕃军,为杂役之军,而西贼却畏其为‘万胜军’。万胜军实为一支忠勇之军,而李经略实为我大宋精忠大节之忠臣良将也!其气吞寰宇,其气精贯日月!陛下,我圣朝有此忠节良臣,实为我大宋之福也!因而臣与李伯纪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可童贯等人却诬刘法、李经略擅自进兵,却诬李经略北而投敌,如此怎不令正与敌血战的李经略寒心?怎不令正与敌浴血奋战的前方将士寒心?怎不令我大宋所有将士寒心?怎不令天下臣民寒心?如何不对得起我大宋战死忠勇将士的在天之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