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兄弟同心-《宋时雪》


    第(2/3)页

    一旁侍候的李纲次子李宗之也是听入了神,见父亲起身施礼,也是慌忙对着李三坚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你二人皆为吾之左膀右臂。”李三坚也是起身答了一礼后微笑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众力万钧,则无敌于天下矣;众志成城,则无畏于强敌矣,汝二人可愿否?”

    “皆甘之如饴,且无怨无悔!”李纲、姚舆二人一起说道。

    “好,好,贤弟,可有酒否?”李三坚笑道:“今日我兄弟三人对酒畅谈一番如何?”

    “有,有,宗之,去沽些酒来...”李纲吩咐其次子李宗之一句后,指着姚舆笑道:“刚与大兄当然为兄弟也,可他...他为晚辈也!”

    “李伯纪,你皮又痒痒了是吗?”姚舆闻言大怒。

    “哈哈哈哈!”李三坚与李纲闻言大笑。

    此时此刻,三人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嬉乐戏耍。

    ...........................

    “车战?以车制骑,断不可为也!”

    “为何不能?古之战车,冲锋陷阵,端的是犀利无比。”

    李三坚与姚舆是在近酉时拜访李纲的,其后三人借酒谈古论今,一直谈到李纲的“十策”,一直谈到李纲提出的以车胜骑,于是姚舆就与李纲就此事是争论不休。

    “战车有三大缺陷。”姚舆与李纲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再加上一直在喝酒,于是几乎是吼着说道:“其一就是,战车的作战范围与适应性较差,对作战环境要求苛刻,无法实现全地形全天候作战。战车实际上仅仅适用于平原旷野,若遇到山地、河流、泥泞、沙漠等特殊地形,战车的应用会大受影响,甚至连基本的通行都困难。而在这一点上,骑兵的战马适应性要比战车强得多,大部分地形和气候都能顺利适应。”

    姚舆随后喝了口酒接着说道:“其二就是,战车无论是制作或使用所费之资,都太过昂贵。先秦战车,,一部战车之上多达上千个的部件,需要大量上等木料、青铜器件、皮革等等,需要大批熟练工匠的费时费力的制作。而战车使用成本也近乎奢侈,一部战车需要配备两匹至四匹马,两至

    三个将士,其中必须有一名技艺高超的“御戎”。辛辛苦苦打造出的一批战车,很可能一场大战后就所剩无几,只能重新制造车辆、训练马匹和“御戎”。此时的我等如何能够承受?如何能承受如此“奢侈”的重军器带来的沉重负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