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终于赶到-《宋时雪》


    第(2/3)页

    孟氏又岂能不知苗傅、刘正彦等人所为何来?无非就是行李三坚之举,挟天子而令诸侯,无非就是为了攫取权利而来。

    而太后孟氏又一次的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又一次的将要成为他人的玩偶、傀儡。

    与苗傅、刘正彦等人等人相比,太后孟氏宁愿成为李三坚的玩偶、傀儡,宁愿由李三坚继续把持朝政。

    无论怎样,李三坚毕竟为一名文臣,满腹的孔孟之道,是满腹经纶,因此他再怎么过分,也不会有大的出格之举的,也许也不会有叛逆之举的,在李三坚把持朝政的这段日子,李三坚对大宋皇室是执礼有加,恭恭敬敬,谦恭有礼的,对太后孟氏更是有求必应。

    况且小状状岂能危害小道道...

    若说李三坚有叛逆之心,篡位之举,起码太后孟氏是不相信的。

    若是苗傅、刘正彦等粗鄙武夫攫取了大权,把持了朝政,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谋权篡位,只在眼前,太后、皇帝等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自有宋以来,宋君主等只信任文臣的通病也落在了太后孟氏身上。

    因此此刻太后孟氏的想法与刘安节、吴淼山等人差不多,就是尽量安抚这些叛将,尽量拖延时间,拖得越久越好,拖得越久,就对孟氏等人越有利的。

    “奸相李三坚使一名黄口小儿继位登基为帝,臣等为匡扶我大宋江山社稷,不得不行此下策。”苗傅答道:“太后,大宋江山社稷姓赵,而不能落于旁人之手啊,因而臣等奉康王为帝,只为‘清君侧、正寰宇’啊。”

    “哀家岂能不知江山社稷姓赵?”孟氏闻言冷笑道:“黄口小儿?陛下乃是北狩官家亲子,为我大宋太子殿中,继位登基,乃是名正言顺,天下无人有异议,只汝等有二话。”

    “为伪太子也!非谌太子殿下本人,谌太子已经被虏贼掳往北地了,此地又何来太子殿下?定是奸相李三坚自民间寻一个黄口小儿冒充太子殿下的,”苗傅闻言摇头反驳道。

    “苗傅...”孟氏闻言指着苗傅怒道:“伪太子?冒充?你看哀家也是冒充的吗?哀家也是伪太后吗?清君侧?清君侧,汝等竟以下犯上,逆天悖理,这是清君侧吗?实为大逆不道也!”

    “臣等不敢...”苗傅闻言面呈惶恐之色说道:“胡虏南侵,奸相李三坚却不思退敌之策,撺掇今上南逃,令我大宋江北之地尽失,太后,奸相昏庸误国,却窃居高位,使天下颠沛至此,天下臣民皆怨怒之,微臣等请诛此贼,以谢三军,以谢天下!”

    既然无法拥立康王赵构为帝,于是苗傅就打算转

    而求其次,除去李三坚,只要除去李三坚,苗傅等同样能够把持朝政,尽攫大权。

    孤儿寡母的,对付他们就容易多了。

    “不思退敌之策?”孟氏闻言微微摇头道:“李相国目前不辞辛劳,不避斧钺,亲自领军拒敌,这是不思退敌之策吗?况且即便李相国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便为死罪,也当不得‘诛’字,不杀士大夫,为列祖列宗之祖宗家法,流贬海岛便是,请将军们回营候旨吧。“

    为了安抚众叛将,为了拖延时间,孟氏隐晦的答应了他们,贬黜宰相李三坚。

    “今天之事皆是臣一人所为。”苗傅闻言摇头道:“与他人无干,望太后、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即刻下旨诛杀奸相,如若不然,臣等决不离去。”

    苗傅、刘正彦等越来越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太后孟氏明显有敷衍、拖延之意,因而苗傅语气、态度也是越开越强硬,明目张胆的开始逼宫了。

    “哀家知道将军们的忠义,哀家现在就下旨,迁你苗傅为承宣使、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御营副都统制,其余军士皆赦其罪,速速回营吧,以免胡虏乘虚而入。”孟氏闻言说道。

    目前孟氏垂帘听政,是可以下懿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