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让那些世家对他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态度。 本以为何进所代表的就算不是自己的势力, 也应该是属于皇亲的势力。 结果现在看起来。 何进这家伙现在反倒是隐隐的有了一种要成为世家领导者的感觉了。 这种事情可是让刘宏从底子里无法接受。 所以他才会想要设置西园军, 将兵权稀释, 然后慢慢的从何进的手中再夺回来。 等到自己这个大舅哥什么时候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 再将兵权给他一点。 毕竟一家人,一家亲嘛。 刘宏沉吟了片刻,随后便吩咐说道:“既然士卒的数量还不够, 那就让他们去各地募兵,征召精壮, 务必要将西园军的实力提升上来。” 赵忠立刻就应了一声。 旋即将这命令传了出去。 曹操, 鲍鸿等人受命前往各地募兵。 时日匆匆。 转眼就又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189年二月。 这个冬天对于刘宏而言, 可不好过。 这一次他感染的风寒来的尤其的重。 整整一个冬天都不见有半点痊愈的影子。 不过倒也不是全然没有一点好消息。 凉州的叛乱终究是让刘宏等来了曙光。 十天前。 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八十余日不克,疲敝之下, 选择退军。 皇甫嵩当机立断,下令追击。 董卓也算是个百战之将,自然音乐看的出来对方的军势如何。 再加上李儒在身边的建议。 他立刻就前去劝阻皇甫嵩道:“皇甫将军, 末将以为, 此时那贼军退走, 正应了那句穷寇勿追, 归众勿迫,此时下令追击, 恐不是什么好的想法啊。” 皇甫嵩闻言并未起疑,只当这是董卓对自己本就应该有的劝谏。 他摇头道:“仲颖之忧,我已知晓, 不过此时那些反贼却并非能应的上这句话。” “其本身围攻陈仓已久,且远道而来, 乃疲敝之师,寸功未立, 更是军心涣散。” “此时他们可不是什么穷寇,归众, 而只是一群没有了胆气,没有了战意的乌合之众,吾率军击之,必大胜!” 随后,皇甫嵩生怕错过此军机,便吩咐看起来还心有疑惑的董卓殿后。 自己率军快速追击而去。 看着已经率军追了上去的皇甫嵩,董卓心中暗恨。 他其实早就已经想好了两条路。 如果皇甫嵩听了他的劝说, 那自然是最好。 自己只要略施小计,管保能激的那些叛军月余之后再来侵犯。 倘若皇甫嵩不听他的劝告,执意要追击的话。 那他自然要自告奋勇。 这样平白送来的功劳,他怎么可能不要? 凭借这个功劳, 只要好好运作一番,自己未尝不能取代皇甫嵩的位置,留在凉州之中率军戍边,以备敌袭。 这样一来,也是完全达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可那皇甫嵩竟然丝毫不给他一点机会。 不光不听他的劝告,更是将这立功的机会都给从自己身边强硬的夺走了。 这让董卓如何不气,如何不恼? 等到凉州叛军被皇甫嵩杀的大败而归的消息送回去之后。 刘宏自然是觉得大感舒心。 念及董卓乃是自家人,而且还是一个颇有能力的自家人,便直接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 令其将手中军队转交给皇甫嵩之后,克日启程。 陈仓城中。 董卓接到这封诏令之后,一时间眉头紧皱。 “文优,现如今诏令已至,你说这可该如何是好?” 李儒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决断,此时董卓问起来之后,便笑着问道:“此时并非什么难事,只是不知道主公心中对这并州牧如何看待?” 董卓想了想道:“这并州牧自然是好的,一州之牧守,地位可谓尊崇。” 对于州牧的任命以及州牧手中所拥有的权利。 天下众人都看的十分清楚。 更何况董卓身边还有李儒这样会全盘给他分析事实的人。 他早就已经将这州牧事实上所代表的含义了熟于胸。 你要是问董卓愿不愿意,董卓自然是很愿意的。 只是现如今要让他前往并州上任并州牧,却不让带着手下的这些士卒离开,他心中却是有些不太乐意。 要知道并州那地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现如今匈奴说起来虽然是还未谋反,但事实上,这些家伙朝廷早就已经压制不住了。 前些时间才刚刚将并州刺史张懿给斩杀。 朝廷对此也无力约束管辖,这更是一时间助长了这些曾经归附汉室的南匈奴的野心。 现如今让董卓过去当这个州牧,意思很明确。 刘宏就是想要用董卓这种强者,去好好的震慑管理一下并州的那些匈奴。 只可惜。 刘宏却是看错了人。 董卓哪里是这种有担当有能耐的忠臣啊?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董卓必是不可能赴任并州的。 背后肯定有李儒给他出谋划策,最终才能一路磨磨蹭蹭的留在洛阳周边,反倒是成就了他的巅峰之位。 然而现如今这世上却多出来了一个秦羽。 李儒的想法也与曾经的他相差了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