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拆字,观想,修道第一步-《独掌道纪》


    第(2/3)页

    “白七郎若有修道资质,迟早会到郡城闯荡,他一没根基支撑,二没师门依靠,连涤荡血肉的灵米都吃不起。

    到时候,欲要精进修为,只能求到咱们何家头上。宁海禅他就两个徒弟,大的那個,未得真功传授,不似承接衣钵。

    我若拿捏住白七郎,与他成为好友,助他修道。

    日后,我要遇到什么事,他岂能见死不救?

    他解决不了,再搬动宁海禅!那么曾经横行义海打灭四行的宁疯子,岂非形同我何家的供奉!”

    一番长篇大论,听得羊伯头昏脑涨。

    他越是细思,居然越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

    “七少爷高见!”

    何敬丰一呼一吸,把赤石脂散发而出的温和药性,悉数吸入体内。

    气血如浪潮涨动,冲刷四肢百骸,好像浸泡在暖洋洋的温泉池中,精神空前的放松,念头也随之活泼起来。

    “白兄弟!我可是巴不得伱有万中无一的修道天资!”

    ……

    ……

    “阿兄,那个何少爷看你眼神怪怪的,不像没安好心,但也没啥诚意。”

    老宅当中,白明吃了一顿全鱼宴,全身气血隐隐鼓荡。

    于是,一回到家就站定,按照桩功姿势淬炼着体内劲力。

    他跟着白启练习金丹大壮功,走的是三分练,七分养的路数。

    虽然进境不快,但身子骨肉眼可见变得结实,不复之前的瘦弱模样。

    “无妨,我心里有数,他喜欢当轻财好施的大善人,干脆就如他的意。”

    白启怀揣着那本秘文册子,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至于结果,未必会像他所想的那样。”

    他始终未能利用墨箓映照方术,根源就在于不识秘文,难以解读其意。

    倘若跨过一道坎,靠着爆肝与感悟,兴许便可踏上修炼之途,跟义海郡的高门子弟一样,道武双修,性命合一,当个毫无短板的六边形战士。

    夜色渐深,跟阿弟闲聊几句,等着他站完桩,白启方才回到屋内,取出那本明显是誊抄副本的秘文册子。

    “几乎所有的方术、法术,都是用秘文书写,此乃修道的根本所在。

    然而,秘文也有数种,道丧之前,遵循千秋万载的时间演化,拢共出现过‘龙章凤篆’,‘鸟书虫文’,‘道符雷纹’,以及‘梵文真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道丧之后,正法不再存世,仿若大道破碎,如同全本被烧,只余只言片语。

    前人再立传承,从中摘取精华,统一改用秘文记述方外法门,左道奇术,以保证灵性不失……”

    白启逐字研读,豁然开朗,脑海中关于道艺修炼的迷雾像是被风吹散,渐渐地清晰。

    “秘文是从龙章凤篆之内,被简化出来的?啧啧,这些鬼画符似的蝌蚪小字,就已经很难认了,如果再学啥子龙章凤篆……头都大了。

    道丧之前,对于修道人的资质要求,恐怕更高。”

    他看完前言引子,一连翻过几页,后面都是如讲解怎么把秘文拆开,分形辨认。

    通过这种笨拙的法子,让不具备感悟秘文的寻常人,也能迈过道艺修炼的关隘门槛。

    “嘶,原来如此,服饵辟谷,吞食草木金石,摄取精华之气,为的都是做到八九日,乃至于十几日的辟谷,让身心空灵,从而做到杂念不起,完成观想入定。

    可人之念头繁杂多变,像躁动的心猿,疾驰的意马,极难降伏收拢。

    修道人通过种种手段,比如配置药散,点香吸气,使得自身神明开朗……”

    白启一边牢牢记住,一边体会精义,尝试理解道艺的修炼步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