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皆不挂匾,仇深似海-《独掌道纪》
            
            
            
                
    第(1/3)页
    “赤子之心?”
    清风怔了怔,稚嫩小脸皱成一团,好像不愿意相信。
    他亲眼见过,那位只晓得姓白的少年郎,分明是气血阳刚,龙精虎猛。
    像自己这样的道修,淬炼念头感应敏锐,略微靠近就有种扑面的炙热,仿佛整个人贴着一口大火炉。
    咋看也不像个道修。
    反而是对方的弟弟身形纤细,眉眼秀逸,莫名透出一股清爽。
    好似空山新雨浸润草木,格外让人想要亲近。
    两者高下,一目了然。
    为何观主老爷却说,做哥哥的,是更胜一筹的好根苗?
    “清风啊,平日让你多看书,偏生不听,喜欢偷懒。
    岂不闻道经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许多俗人,妄自把‘赤子之心’曲解为天真,良善,实则谬之千里。
    此言之精义,并非如此。纯粹不伪,本色自然,便是赤子;全性保真,不亏其身,方为赤心。”
    冲虚老道心情大好,颇有种老农瞧见自家田地,茁壮长出两株宝药的满足得意,于是跟清风多说几句:
    “当年闹得轰轰烈烈,震动赤县神州的道子入魔。那位子午剑宗的寇道子,四十岁便晋升神通秘境,乃名副其实的‘大剑仙’。
    极少有人知晓,他便是赤子之心,修行进境极快,短短二十年就崭露头角,于鸾台扬名天下。
    老爷我那时候刚上任,坐镇义海郡,曾经与之见过一面。
    啧啧,真真是超尘拔俗,委实很难相信,这般卓荦不羁的绝世人物,居然会堕身浊潮。”
    清风忍不住挠头,眼里透出疑惑之色:
    “可观星楼评定天下禀赋、根骨,对于‘赤子之心’的定论判词,不是‘修行通达无碍,不惧外魔浊潮’吗?
    既然这样,那位号称‘万剑共主’的寇道子,咋还会入魔,叛出上宗?”
    被问住的冲虚子顿时板着老脸,咳嗽两声岔开话题:
    “兴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神通巨擘的心魔,绝非你我入定观想,所生的邪念幻象所能比较。
    清风,你赶紧持老爷的拂尘,到丰汇商号寻些合适的好物,换上两样,当作见面礼了。”
    小道童当即应下,随后抬头问道:
    “老爷,支出可有上限?”
    冲虚子眉毛一竖,顺势就要甩出拂尘,对着清风的榆木脑袋敲下:
    “怎么,你还想把丰汇商号盘下来?两株好根苗而已,又不是啥千古独绝,旷世无双的无上资质!
    老爷我看人向来很准,那对兄弟衣着不俗,却无随从家丁,应当从外乡过来,且非上三籍的出身。
    拜入道院做生员,这等好事如同天上掉馅饼,平白掉在他们眼前,哪有不心动的道理。”
    清风哦了一声,险些没忍住实话实说,原阳观的声势,远不如同样统辖义海郡的止心观。
    这些年但凡冒出什么好根苗,可叫璇玑子抢走了,压根轮不到老爷染指。
    人家稍微打听就能知道,到时候说不得便水往高处流,投奔止心观了。
    “老爷,咱们还游方么?”
    清风双手举过头顶,接下那条算是法器的拂尘。
    “缓个几日,老爷我再观望一二。义海郡不说藏龙卧虎,也堪称高手如云了,四练宗师就有好几位。”
    冲虚子踱步思忖,决定这阵子,每天起上一卦,看看吉凶祸福。
    “我原来拜入道院,学的就是六爻卜算,若非资质差了,有望拜入观星楼。
    虽不如秋长天那厮断事如神,明见万里,但测一测运势,应当没啥问题。”
    等到清风离开,他双手紧扣三枚大钱,面朝大殿的五帝神像,合掌摇晃念诵所思,分别投掷六次,以成卦象。
    铜钱叮叮当当落在地面,发出清脆声音。
    “天山遁卦,浓云蔽日?”
    冲虚子眯起眼睛:
    “遁者,避也,退避不出,其势大减,故而诸事不遂。
    不是啥好兆头啊!
    秋长天那厮的霉运,难道还没冲洗干净?”
    ……
    ……
    “我晚上去认一认师爷的‘山门’,你且好好在家,要什么吃食,唤一声小厮便好。
    等忙完手头上的琐事,我再带你转悠几圈,欣赏郡城的繁华景色。”
    白启叮嘱两句,他和阿弟白明而今落脚的地方,乃义海郡鼎鼎有名的“富贵坊”。
    这条长街上,皆是三四进的府邸宅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无不按照礼序布置。
    一进大门,二进影壁,三进石苑,四进水苑,十分讲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