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白启甫一踏进四方街最尽头的传习馆,便看到一具尸身伏倒。 那股炙热的血气腾腾而动,氤氲成一团团散发清香的浓郁红雾。 好似雨后凝结的晶莹露珠,大颗大颗滚落于地面。 “这是,宰了一个四练宗师?” 白启眼角抽动,唯有四关俱通的顶尖高手殒命,才会出现这种景象。 身死之后,血气逸散,宛如繁露,久而不散。 维持几天几夜,滋养一方水土再常见不过。 有的绝顶之辈,甚至与地势冥冥相合,孕育成千奇百怪之相。 类似于茫茫虚空所存在的“内景地”。 譬如,那位威名响彻赤县神州,堪称当今天下第一神通的靠山王。 曾于邙山阵斩当时割据一方,意欲称帝的斛律神光。 用本命神兵水火囚龙棒,硬生生砸烂后者的肉壳。 据说,斛律神光殒命之际,精气狼烟冲霄而起,宛若血云遮天蔽日,笼罩邙山百里之地! 至今还能看见山体殷红,阴风惨啸。 每到煞气深重的月圆之夜,可以听到金戈铁马冲杀喊声,遂成一桩轶事流传府郡。 “四练宗师,说打死就打死了。 师爷当真威武霸气!” 白启心头一凛,收拢杂念,再抬头望向大马金刀,端坐正厅的高大老者。 两鬓如雪,霜发似戟,眉毛下的那双瞳子黑漆漆、幽沉沉。 眼皮耷拉着的时候,如同打盹的猛虎。 如果说,宁海禅是悬崖绝壁,奇峰突出,自有一股“险峻”之气。 那么,这位瞅着昂藏踔厉的白发老者。 却给白启油然而生的纵马横刀,鬼神辟易的“雄强”之意。 这就是栽培调教出自家师傅的老师么? 为啥瞅着好像一根粗大腿! 白启忍住纳头就拜的强烈冲动,跨过门槛,恭敬作揖: “徒孙白启,拜过师爷。” 见过这位徒孙的锋芒,陈行很是满意,开怀大笑,连连赞道: “好孩子!好根苗!好衣钵!” 白启行过前院,从呆愣愣的桂管家手里接过礼物,一样样摆上圆桌: “徒孙初次拜望,也不晓得师爷、师奶喜欢什么,只能讨个好彩头。” 居然没有空手上门。 比宁海禅那个孽徒强太多了! 死小子当年拜师啥也没带,还平白吃了几大碗米饭和一盆炖得软烂的喷香牛肉! 通过对比,陈行大为欣慰,瞧着乖巧本分的小徒孙愈发顺眼: “来来来,坐下。子荣,怎么没点眼力劲,赶紧将地砖冲洗干净,莫要留着腌臜污了武馆。” 候在厅外的徐子荣应了一声,感慨人与人的待遇差别真大,亲徒孙一来,自個儿原本不高的地位再次下降,估摸着很快就要跟传习馆看门的大黄并列了。 他唉声叹气,拎着木桶打水擦地。 “好徒孙,咱们去后院说话。对了,子荣,等下将从你爹那里偷来的甘露茶拿出,好生泡一壶来。” 陈行大喇喇吩咐。 “晓得了,教头。” 徐子荣摆出任劳任怨的踏实样子,把死透的尸身拖到一旁,盖上白布,待会儿送到乾山门。 他拜入传习馆学艺许多年,向来做惯这等收拾杂事。 毁尸灭迹、告知家人、发放抚恤……再熟练不过了。 “这位徐兄,不一般啊!” 白启眼角余光一瞥,瞅着手脚麻利的徐子荣。 又是一个懂得讨好老头的上进之人! 他心下暗暗记住,跟着师爷前往后院。 传习馆的风水格局颇为讲究。 水榭、水台、水岸……应有尽有。 俗话说以水为财。 这座宽广大院处处见水,可谓一等一的纳财宝地。 穿过抄手游廊,白启看到一方相当雅致的湖心亭,烟波淼淼,凉风习习。 只可惜天色太暗了,难以欣赏到清楚景色。 “义海郡有一大湖,叫做‘刹雪’。你师奶喜欢赏雪,游船,我专程从那里引水,捣鼓了这么个玩意儿。” 陈行双手负后,语气平淡。 “这可比何敬丰的九阙台手笔要大,师爷果真是情种,为博夫人一笑,还挺舍得下本钱。” 白启于水岸边缓步慢行,似是被轻薄如雾的湿润水气侵染,额头倒竖的水纹熠熠生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