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离开陕西-《大明小状元》
第(2/3)页
剩下的事情,吕渭纶是懒得操心了,于是在长寿村没呆几日,他就带着父亲离开了,走的时候,长寿村们的百姓一个个都是挺感恩戴德的。
说自从他回来一趟,村里终于能有桥了,坏知县也被赶跑了,税低了,更有信佛的老头把他吹神乎了,说什么天降佛子,拯救人间……
不过老村民们更多的还是羡慕吕凌,说他半辈子积德行善,如今儿子也争气,下半辈子终于能享福……
村民们真的都是很简单的人,也是一直在奋斗的人,虽说这里的土地大多都很贫瘠,而且前些年遭受战乱,附近人烟稀少,但也因祸得福,没有地主或者商户愿意来吞并这里,或者专门针对这里放高利贷。
土地贫瘠些,但总归是有地种,而且是自己的地。
……
吕渭纶发自内心的感受是,长寿村的村民们能让他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这里更能让他有一种浓浓的归属感。
无论他走到哪,大家都会说,吕渭纶都是陕西徽县人,这是怎么也变不了的。
……
从徽县这里出发去南京,路程大约是两千多里地。
吕渭纶他们也不耽误,懒得再绕去西安府,直接就启程了,走直线更快些。
只不过这样虽然近些,但在陕西境内是碰不到府区了,一路上或许都是小县,小村,甚至是些荒郊野岭。
这一路上,吕渭纶也有用心在实地走访,每路过一处贫困的地区,看到那些食不果腹的饥民,他都会资助些银两。
苏禾还专门给他算了一笔账,说从京城带出来的银两,恐怕到了南京就会用的差不多了,估计是很难在南京应天府买房子了。
对此,吕渭纶也不慌张,觉得只要自己饿不死,就应该资助那些穷困的百姓,因为也是遇到了,在他知道的情况下而不去帮助,实在良心上过意不去。
就这样,一行人缓慢行走,一路上都没见到一个府,十日左右就出了陕西境,进入到河南境内。
这一路上,吕渭纶多在观察地形和走访民情,关注其他的较少,到了地方上的小县城,连知县都没见过几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