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段戏的剧情、台词,其实没问题。 但拍的、演的都不行。 一场直面生死的剧情,愣是没能塑造出安欣的任何内容来。 甚至可以说,这个扑手榴弹的剧情给观众的情绪,还没有高启强那边拎着濑尿虾,在警察局前想找安欣找不到的情绪来的强烈。 要知道,在影视剧中,塑造主角的最好时机,就是在遭遇危机的时候。 通过危机营造出来的紧迫感来逼迫主角做抉择。再通过抉择,来强调主角的性格和行事方式。 编剧在前四集,是给了安欣数次危机的。 第一次,扑手榴弹。 第二次,被疯驴子吊起来打试探身份。 第三次,被疯驴子带去砍人,二次验证他的身份。 第四次,做卧底时期,在KTV碰到了孟钰。 第五次,在海上被灌毒药,差点死了。 危机的次数比高启强的都多,但观众愣是没能在危机中,感受到任何情绪和内容,除了被灌毒药那段还稍微有一些。 尤其是第三次,疯驴子带他去砍人的,真是把徐希羽给看笑了。 在原版中,安欣在各个角落假砍,而疯驴子则是一直在原地远远的观看,没有一点要上前去“检查”的意思。 但凡让疯驴子有一个上去检查的动作,那个紧张感瞬间就起来了。 因为安欣是不可能砍人的。 这段剧情,不比高启强面对唐家兄弟的试探更危险? 如此危险的剧情,正好用来凸显安欣的急智和性格,可惜,原剧没做到这一点。 这就算了。 后续安欣在那个传送带上,还和人有商有量,说“我踢你一脚,你赶紧跑。” 说完,还搁那对着疯驴子喊“哥,我咽不下这口气”巴拉巴拉。 这个桥段更是重量级。 要知道,安欣能被疯驴子带来砍人的前提,是他挨了一顿毒打之后的结果。 当时面临的是切实的生死危机,好不容易扛过了这顿打,糊弄的混进了疯驴子的团队。 在这里砍人的时候,先是明目张胆的假打,后又和人有商有量的,他是真的不怕暴露哇? 如此儿戏,让观众怎么紧张的起来? 如何让观众感受到情况的危急? 情况不危急,怎么体现安欣的能力? 综上所述,徐希羽修改的,其实是安欣面对这五次危机时的表现方式,不是说大刀阔斧的改剧情。 当然,最后那一段,安欣被救回医院里的内容,是改了很多的。 在原版里,安欣搁那把没有抓到人的错,归结于自己,愣是没有意识到一点“内鬼”和“京海官场腐败”的问题。 这就让他后续对待赵立冬的情绪不对劲了。 照理说,他要先在这次真正差点死了的危机中,察觉到京海目前的问题,初次认识到敌人的强大。 然后面对强大,仍然做出坚守正义的选择,这样才能让人动容。 而不是像原版一样,显得跟个一根筋的二傻子似的。 而这个博主,也恰好在他的视频里,举了扑炸弹、砍人以及从医院回来的三个例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