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治国平疆策-《南宋权相》
            
            
            
                
    第(2/3)页
    徐川笑了笑,而后道:
    “回圣上,此事关乎紧要,也不好拿到朝堂上去说。”
    徐川这番话,也算是成功地勾起了赵构的兴趣。
    他点了点头,示意徐川继续说下去。
    徐川也不再卖关子,他径直道:
    “皇上,臣谏言,我大宋当铲除金贼,收复北国江山。”
    赵构一听这话,脸色当即变得难看了起来。
    就连一旁的老太监,也是一脸的紧张。
    他实在不知道这徐川是抽哪门子疯。
    一大早上过来,不见说几句好话,反而还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了。
    不过徐川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样。
    他继续道:
    “若能收回这江山半壁,成全祖宗基业,这本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皇上犹豫不决,所担心的,无非只有两件事情。”
    “其一,我大宋将士若是不敌金国,功在一役,败,则有亡国之患。”
    赵构点了点头。
    只不过脸色依旧难看。
    “嗯,看来徐爱卿还是知道朕心中所想。”
    “其实也没有哪个君王愿意做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
    “可朕心中所挂念的,乃是整个天下。”
    “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朕绝不敢去赌。”
    “可这些武夫,心中只是想着建功立业。”
    “但从不想着兵败之后,又该如何。”
    “唉,朕之苦心,又有几人可知呢?”
    徐川听完赵构这番话后,连连点头。
    “徐爱卿,你也认可朕心中所想吧?”
    赵构满眼期待地问道。
    徐川听完点了点头。
    “臣也正是这么想的,赳赳武夫,怎知国家大事呢?”
    “不过圣上心中所忧虑的第二件事情,怕就是武将势大了吧?”
    徐川这话一出口,整个御书房内的氛围,瞬间冰冷到了极点。
    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就不算是什么秘密。
    整个大宋谁人不知呢?
    当年自赵匡胤黄袍加身以来,至今数百年。
    大宋的皇帝对武将的防备,更甚于对外敌的防患。
    这种事情虽然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可并没有一个敢拿在台面上来说。
    因为拿上来一说,那就成了诋毁皇上的清誉了。
    不过徐川对此,似乎并没有半点顾虑。
    赵构听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