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兼并西域-《汉并天下》
第(2/3)页
与此同时,定远侯常惠也派出了十几队使者,将大汉天子的意志传遍了天山以北的各个角落。
西域诸国得知消息之后异常的平静,各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对的声音,即便有一些贵族表示反对,也很快被各国国主镇压了下去。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西域各地、天山南北数十邦国派出了使者,分别前往车师城以北的汉军大营、乌垒城(建造中)觐见两位大汉都护。
北庭都护常惠和安西都护郑吉分别接见了各国的使者,并且向众人表明了大汉天子的旨意,以及对西域未来治理的设想。
首先一点,便是大汉帝国保护各国贵族的既得利益,不会因为大汉帝国兼并西域而剥夺众人的财富和地位。
不过相应的,各国的贵族也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来,既要服从大汉帝国的统治,也要协助大汉帝国来稳定西域各地。
当然,天子刘洵也明白此时即便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也不可能像内地郡国那样,对西域实行完全的掌控,必须要借助西域各国贵族来实现统治。
所以天子刘洵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给予各国贵族、国主非常大的权力和独立性,在各邦国的王城内,国主和贵族可以拥有一定的军队,数量基本上是现有军队的三成。这些军队是各国贵族的私兵,朝廷不会干涉。
并且各国王城的赋税也不必上缴朝廷,全部归这些贵族所有。
这已经是天子刘洵能够做到的最大让步了,好在各国都非常识时务,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自此,大汉帝国的号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辽阔的西域!朝廷正式在西域各地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紧接着,天子刘洵再颁布一道旨意,在车师城以北的汉军大营旧址设置戊己校尉,其基本职责是屯田积谷。戊己校尉受安西都护节制。
戊己校尉负责为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提供一部分的军粮,并且打造一部分的兵器,以便减轻朝廷对西域驻军供应补给的巨大压力。
此时,朝廷对西域各国的国王及主要官员赐予印绶。西域各国的国王、贵族纷纷表示臣服,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计三百七十六人!
就在西域重获新生的同时,昆弥翁归靡则是愁云不展。
大汉帝国兼并了整个西域,乌孙国的处境顿时变得极其尴尬。
虽然乌孙国非常亲汉,但是此时大汉帝国的疆土已经扩展到西域,将乌孙国三面包围了起来,局势对于乌孙人来说非常危险。
昆弥翁归靡心中非常清楚,天子刘洵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伟大皇帝,绝不会就此停止扩张领土,也许下一个被大汉帝国兼并的国家就是乌孙国!
于是,昆弥翁归靡下令全国戒备,不但开始大肆征召兵马、扩充兵力,而且还借助从大汉帝国学习来的冶炼技术,开始全面更新大军的兵备。
对内,昆弥翁归靡开始限制汉人商贾和行人,防止任何汉人接触到乌孙国的军政核心;对外,昆弥翁归靡开始派出使者与匈奴人暗中和谈,以便稳定北面的边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