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眼里满是骄傲-《想抱你回家呀》


    第(3/3)页

    四十多岁的样子,说话带有申城口音。

    具有申城人传统的特质,严谨务实。

    他走在前面,为大家介绍这个庞大的工程。

    老严指着正在施工的圆弧形建筑,滔滔不绝。

    他告诉大家这里面将引进当下最先进的智能科技,到时候申城也会派一批技术人员前来支持。

    左手边这一大块地方,会把中小型电商企业汇集在这里。

    这样高原地区也能享受到和内地一样便捷的网上购物。

    随后指向当中这块中心区域,未来会用作各种经济研讨会、博览会、娱乐赛事……

    老严颇为自豪的说,这个项目一旦完工,将为西部带来巨大的商机。

    也能解决这边信息技术薄弱的老大难问题。

    待老严全部介绍完,戎潇举手问了一个疑问:“您好,刚才我们从市区到这边,开车大概用了一个半小时。

    如果这里以后作为大型活动的中心,这个距离是否会影响这里的人流量?”

    老严看了一眼戎潇,露出一个赞赏的眼神。

    “小姑娘,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啊!”

    又看向刘光:“电视台果然人才济济啊!”

    刘光笑着点点头,看着戎潇回了句:“我们这次的剧本都是她写的,她还跟过许昌之导演的《登峰》剧组。”

    任性站在后面,一言不发,只认真的听着。

    只是眼里的那股子骄傲,怎么也藏不住。

    老严听刘光这样说,再看戎潇的眼神,多了一丝不敢置信。

    不过他还是先回答了戎潇刚才提的那个问题。

    “我们跟当地政府沟通过,到时候在市中心、飞机场、火车站这三个主要交通枢纽,会设立城际快线。

    只要四十分钟,就能直接到达这里。”

    戎潇和圈子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些实用信息都可以放在正片里,老百姓关心的无非也就是这些。

    大家了解了一下整体情况,圈子开始指挥摄影、场务架起设备。

    从施工现场、到设计蓝图,再到核心人员的讲解。

    大家都很激动,毕竟来l市这么久,在这里看到了太多的故事和风景。

    可物资的匮乏和教育的缺失,还是很令人扼腕叹息的。

    现在,在这里,让人看到了希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