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郊外踏青(3)-《帝宫殇》


    第(2/3)页

    随了他的话,我亦回想起那天做的一系列糊涂事,可谓在他面前丢尽颜面。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轩孜然一(身shēn)飘零多年,还未遇上过秦小姐这般有趣的女子。秦小姐的一举一动,总是令人始料未及,惊喜非常。”他容色淡定仿若谈论相识多年的好友,徒留我的思绪兀自飘零,猜不透他的意图。我依旧坐在马背上,默然不语,似乎这个时候,再多的话都不足以掩饰我的慌乱。

    他对我不是全然没有感觉,甚至我对他而言,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该只是一个单纯的过客,不是吗?

    一阵清丽幽婉的笛声随风入耳,连我这个不懂音律的人都能感觉到心神沉静,仿佛洗尽尘俗一般,他(身shēn)姿朗然,修长的手指熟稔执笛,颇有隐士潇洒之风。旷然天地之间,唯余他一人肆意穿行,挥洒自由。

    彼时我见识短浅,在男女之(情qíng)上犹如瞎子过河无人点拨,压根没听出这是一首求(爱ài)的关雎曲,好听之余,丝毫没体会出旁的意思,以至于一曲奏毕,李轩瞧了瞧我的神色,当即一愣,收起浅笑:“原是我多想了。”

    我不知就里,摸不清他这话的用意,他轻吁一口气,不介意我的后知后觉,温和道:“罢了,陪我去桃林走一走。”

    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香甜的气味,我们不疾不徐并肩而行,般配地宛若尘世间最美的一幅画。

    “那年父亲便是在这个时节遇上了母亲,(春chūn)光烂漫,桃花纷飞,晴空万里。母亲的(性xìng)子最是恬静如水,与素来温和沉稳的父亲成了一对佳偶,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父亲出(身shēn)世家,懂礼而不拘礼,向来不看重阶层出(身shēn),广结天下有志之士。遇上门当户对的母亲,佳偶天成,算是意外之喜。不过这些旧事,我也是在记事后从旁人口中得知。家逢变故,父亲死时,我尚在襁褓,后来两位兄长接连早夭,母亲再嫁,送走了我。”

    他的(身shēn)世我略有所闻,上回听他提起已觉艰辛,没有双亲家族的庇佑,幼时漂泊不定,他能有今(日rì)的芳华气度,要尝多少不为人所知的辛苦?或许在我衣食无忧的年纪,他尚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纵使他的语气平淡无奇,我却觉得再美的景色也平复不了他年少的伤痛。

    “长大后周游诸国,见识了不同的风土人(情qíng),天下之大,我还未找到真正的归属之地。冠礼之后,我偶尔会想,有朝一(日rì)我的妻子,若遭遇磨难,她会不会和母亲一样弃我而去。”

    “秦曦,一个人可以有无数个安(身shēn)之地,但是他的心只会选择一处栖息。”他扬唇,忽地笑了:“你还小,不懂这些,慢慢会明白的。”

    他似有宠溺,我隐约不服气,闷声道:“我都十六了,不是小孩子了。”我没说出口的是,像我这样的年纪在秦州早就可以嫁做人妇了。小小年纪的时候,总想着快些长大,遇一真心人,白头莫相离。我还是一个孩子时便想着,将来我的夫婿一定要像爹待娘那样长(情qíng),哪怕我死了他也不能将我忘了另娶他人。

    “世人道桃花运,大抵桃花真能带来宿命的好姻缘。”他似是自言自语的一番话,如此不经意,惹得我心神((荡dàng)dàng)漾,君心即我心,但愿心诚莫相欺。

    姻缘自有命定天数,然而我更相信凭一己之力握住缘分。都说事在人为,尚未尽人事,怎可尽听天命?

    “李轩你喜欢秦州吗?”秦州山水养人,民风开放,更重要的是,我生在秦州长在秦州,他能听得出我的话外之音吗?

    “秦州人杰地灵,秦小姐说好的地方,自然很好。”他回答了又好似没回答,一声秦小姐又把我们的关系打回原点,我实在摸不清他在想什么,只见他停步,转(身shēn)面向我,温和的目光落在我脸上,坦诚告知:“明(日rì)我会起程离开秦州,走之前约你小聚,权当是一个简单的告别。短短几天的相处,秦小姐带给我许多快乐。”

    “你说什么?!你要走?!为何如此匆忙?!”我以为今(日rì)之后我们会有很多待在一起的机会,不料分别来的这么快。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失落至极。他就像自由游走的风,此次离开,茫茫人海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