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角力-《南宋大相公》
            
            
            
                
    第(3/3)页
    众人忙静了下来,纷纷看着方子安。方子安走到光滑的洞壁旁,从袖子里取出一支烧焦的木炭,刷刷刷的在洞壁上画了起来。众人眼睁睁的看着,不知道方子安在画些什么。沈菱儿贴心的将一盏烛火端起来在方子安身旁举着,让方子安能更清楚的画画,众人也看得更清楚了。
    很快,方子安画完了,所有人也都看明白了。
    “这是……咱们封龙山大营的周围地形图?”李大志道。
    “正是。”方子安拍拍手上的碳灰点头道“这正是封龙山四周崖壁左近的地形图。你们看,我标准了七处可以通过架设索桥进攻的地点。我用了数字标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便于诸位看的清楚,也好理解。今日我和沈姑娘把这七处都跑遍了。现在,我给诸位讲讲这几处的地形优劣,从现在起,你们站在金兵的角度上来判断会不会选择这里。”
    众人觉得新奇,纷纷点头答应。
    方子安道“第一处,南边五里外的那处窄口。目测峡谷两岸相聚十八丈,两岸都有树木,绳索可生根。过来之后,悬崖也不陡峭,你们觉得有无可能?”
    “很有可能啊?那里我知道,原本我们差点便在那儿造桥了。张大统领说,那里距离咱们东山崖山洞只有五里,也不远。物资从崖顶上运过去也方便的很……”肖贵道。
    方子安微笑看着他道“你要从金兵的角度来想。”
    众人沉默了。冯一鸣沉声开口道“肖贵将军说的便是缺点,那里最大的缺点便是……距离咱们这里太近。一旦太近,我们的人员和物资的调配也就更快。而且,没有什么突然性,因为前往那里,金兵也只需直接过去,绕道毫无意义,因为绕道反而要翻越对面的山梁。”
    冯一鸣的话一下子让众人如醍醐灌顶一般的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便是站在金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方子安赞许的看着冯一鸣。毕竟是岳家军的老兵,久战成精,立刻便能动敌人的角度发现问题所在。
    “冯大哥所言极是,这便是那里最大的缺点。金人分兵,就是要我们首尾难顾。所以,那里绝不会成为进攻点。”方子安沉声说道。转过身去,用炭笔在那个标注为一的进攻点打了个x。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