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别人渡天劫的情况下还想着薅羊毛,这种骚操作怎么说呢...... 这就像本土某个很爱在网络里甩论文的扑街作者一样,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读者就会有四个字来本章说吐槽他: 不愧是你。 同样的道理,这四个字用在兔子们身上也毫无违和感。 不过正如曾谷成所说,大莫界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例如六百多年的东域,就有一位道号霸道宋1的修行者渡劫,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大莫日才成功。 因此真要解释的话,也不是没法找个理由互动过去。 加之薅天劫羊毛的环节事关重大。 因此马宁只好揉了揉太阳穴,找到杨万里做起了交涉。 而就在马宁做着交涉的同一时间。 众人不远处的一处平地上。 几位一看就没有女朋友的科研汪们,正在合力将一台设备搬到起落架上。 这台设备通体暗灰色,标准的四角外观,看上去有些像无人机。 不过它的翼展要比无人机宽不少,足足有两米出头,正面还安装着一个类似集束的探头。 这是一台脉冲势能检测设备,具备一定的抗风抗干扰能力,是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项预置性技术。 这次执行任务的脉冲势能探测器一共有八架,它们的使命只有一个: 去收集劫云的相关信息。 当然了。 作战部没指望它能够坚挺多久,只要能够正常运行个几秒钟,便能算功德圆满了。 微观领域就这样,哪怕只有0.001秒,都能给你截下不少的信息。 负责这次发射任务的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院士,名叫黄埔东来——别误会,他不姓黄埔,而是姓黄,名埔东来。(现实有个类似的例子,也是位院士,很有意思) 黄埔东来供职于辽东高能物理研究院,算是东北那块区域的物理权威。 与当初负责青城山项目的李百安一样,都是原先有重要任务在身的专家。 这次为了能够准确分析测量雷劫的相关属性,黄埔东来便被紧急征调到了大莫界。 八架脉冲势能探测器在被安放就位后。 黄埔东来带着助手最后检查了一番,随后大手一挥: “发射!” 咔嚓—— 随着发射按钮的按下,简易起落架的挡板缓缓开启。 嗡嗡嗡—— 八台设备发出了低沉而又密集的启动声,接着缓缓升空。 考虑到推进器发射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意外,这次指挥部选择的是自升空的操作模式。 这几台探测器不需要承担返航任务,因此一些部位和能源被调试成了更适合升空的结构,也就是说不需要考虑工损。 了解兔子们的都知道。 一旦某个东西不需要考虑到重复使用、能源消耗而只需要极限功率的情况时。 兔子们完全可以把一台五菱宏光给你魔改成初号机。 这几台探测器就是这么个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