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产业园区技术学校。 这是一座能容纳十多万学生的技校,历经十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帝国境内最牛的学校。 在老师方面,比幽州辽西城技校还稍微强一点。 每年会有上万名学生从这里毕业,走进工作岗位。 技校也从最开始的短期技能培训,慢慢发展到以培养学生为主,技术培训为辅。 现在,皇家太学院已经比不上此学校了。 不论什么专业的老师均比太学院要强好多。 各行各业的牛人,基本会到学校上课,有的是专职老师,很多是兼职教师。 不论那一种老师,在这里都会有良好的待遇。 杜荷慢步在学校里,心中涌出一种思念,回想起在上学时的情境。 感慨万端呀! 图书馆是一栋五层楼的现代化房子,里面拥有数十万册各种各样的图书。 很多图书是杜荷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出来的。 后又经印刷厂印制成书籍,再分摊到各产业园区技校。 皇家藏书,根本没法跟这里图书馆相比。 这里还包括道家书籍。 袁天罡送来印刷的道家书籍,印好后,杜荷又多印刷了数千套,交到技校图书馆。 很多孤本得到现世。 一些现代灭绝的图书,在此图书馆里都能找到。 进入图书馆,看到学生们在静静的读书,杜荷很心慰。 学生并不象后世那种,整天玩游戏,把心思全放在了学习上,拼命吸收营养。 小学六年的课程,四年完成,六年的中学也是四年完成学业,不努力不行呀! 每个学生都非常用功,基本不见混日子的学生。 主要是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贫困家庭,是农民的孩子、穷人的孩子。 有钱人家的孩子,要进入学校,那可是要交钱的。 进入学校后,发现混日子,先是进行教育,再不听,只好劝休学,不用再上课。 学校不允许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的事发生。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不是混日子的地方。 从小学到大学,全采用积分制,没有情面可讲。 几年下来,拿不到毕业证,学校不会再安排重新补考,可想而知,学生压力之大。 简单点说,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不过呢? 对于一些专材,学校还是会区别对待,让其在某一方面多加学习、研究。 “杜将军好!” 一名学生恭敬道。 哦! “你知道我是谁?” 杜荷道。 “杜将军,您的雕像学校里有,只要是学校的学生,没有人不认识您。” 学生道。 我的雕像! 怎么不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