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我是木匠皇帝》


    第(2/3)页

    两个人说的都没在意,不过一边听着的却是留上了心,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陈洪面陈似水的说道:“两位大人,事情还没有出之前,这样揣摩圣意可不行。皇上乃是英明之主,自然不会冤枉有功之臣。熊大人上次被杨渊冤枉,皇上英明睿智,惩治了杨渊还了熊大人清白。咱家希望两位大人慎言,如此抹黑圣上的名声,可不是为臣之道!”

    听着陈洪的话,杨涟和熊廷弼对视了一眼,二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以前都习惯了不信任皇帝,想想天启皇帝以前做事的态度,两个人也觉得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熊廷弼对着陈洪一拱手,笑着说道:“是我们不妥,希望公公不要见怪!”

    轻轻的移了移身子,陈洪笑着说道:“熊大人这一礼我是真的不敢受,两位大人都是皇上器重之人,都是大明朝的能臣干吏。咱家不过是皇上的家奴,只不过是觉得两位大人说的有些过了,希望两位大人不要往心里去!”

    “陈公公说笑了,谁不知道公公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深得皇上的信任,不要妄自菲薄!”杨涟似乎也觉得有些过了,笑着对陈洪说道。

    杨涟和熊廷弼都不是腐儒,两个人对陈洪都没有偏见,对于这个天启皇帝派来的监军太监,两个人还是很尊重的!无论是在京城,还是现在在辽东,他们对陈洪的印象都非常的不错。

    “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吧!分头去准备!”熊廷弼说着对杨涟一拱手,笑着说道:“杨大人,这次匆忙,下一次本帅一定为杨大人摆上一桌!”

    “熊督师客气,上高水长,以后有的是机会!”对着熊廷弼一拱手,杨涟笑着说道。

    当天下午,沈阳总兵贺世贤带领着集结好的五万人马,六位总兵赶赴蓟州增援孙承宗。

    辽东那里已经做出了应对,京城里天启皇帝却还在犹豫,虽然召集了几次议事,可是大臣们的注意他都不满意。有的人说掉全国兵马进京勤王,先不说人吃马喂粮草军需,单是路途遥远来不来得及都两说。有的大臣说调动京营人马增援遵化,天启皇帝还没有说什么,下面的大臣就已经吵起来了。

    自从天启皇帝让孙传庭整肃京营,现在的三大营不过五万人马。为了平定山东叛乱,熊文灿带走了一万,这个时候无力在派人去增援遵化了。

    轻轻的拍着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每天拿出两百万军队的军饷,这个时候才现原来自己真的没有军队可以调动。倒是辽东能抽掉几万人,不过这次的危机能够解决了,以后怎么办啊?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可是一个乱世末年,历史也改变了,天知道会生什么事情。

    天启皇帝?第?246?章?全国兵马勤王,三大营不过四万人马也不能动。现在朕也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遵化能坚持多久,孙承宗已经给朕上书了,他会调动蓟州、昌平、保定、辽东四镇的军队增援遵化,现在朕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