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计划-《我是木匠皇帝》
            
            
            
                
    第(3/3)页
    经过两百年的展,大明朝的官绅已经是大明统治的基石了。想要挖开这些人,那就等于在自掘坟墓。这一点要不得,不过打破旧有的,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沉吟了半晌,天启皇帝才将脑海中的想法甩掉,自己的这个庞大的计划如果要实施,恐怕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将目光看向孙承宗。见他有在看自己的小册子,天启皇帝笑着在一边静静地等待。
    关于第二条均田摊丁入亩,孙承宗的脸上越看越高兴,从新测量天下的田地。以村镇为单位,将这个村镇的所有天地平均的分给每个百姓,严禁土地买卖和兼并。然后按照土地进行纳税。取消人头税和其他的徭役。
    这样做百姓除了土地的赋税,其他的赋税便不用再交了,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百姓的负担。这个看似非常好的政策,可是孙承宗知道这个实行起来,或许比第一条更难。不过只有第一条成功的实行了,第二条才有了推行的条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投献之风是非常严重的。那些享受着不纳税政策的人,百姓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投献到他们的家里。毕竟不需要缴纳朝廷的赋税,每年只需要给投献的人一些租子,相比之下百姓获得利润更多了。
    在小册子的最后面,天启皇帝写了开征商税的问题,成立一个专管天下商人的衙门。只有在衙门里面备案的商号才能经商,并且每笔交易都需要交税,
    慢慢的合上手中的小册子。孙承宗能够体会天启皇帝的良苦用心,也能想象如果成功了,大明朝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可是孙承宗十分的清楚,大明朝会前所谓的强盛,越历朝历代的强盛。
    “皇上,不知道皇上的改革要什么时候开始?”孙承宗有些担心的看着天启皇帝。这样的改革触动太大了,孙承宗的心里也没有底。
    “先,这东西只是让先看一看,暂时还是不会用的。从明年开始。朕就要为改革作准备,朕准备花费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来打基础,只要时机成熟,朕既然会掀起这两项改革。”天启皇帝面容异常的严肃,脸上带着跃跃欲试,不过眼中却带着克制。
    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如果天启皇帝明年就要这样改革,孙承宗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刚刚获得稳定,恐怕也会在瞬间被打破。天启皇帝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孙承宗的脸上满是欣慰。
    “先有什么话想说吗?但讲无妨!”见孙承宗盯着自己看,天启皇帝有些莫名其妙,便开口问道。
    缓缓地摇了摇头,孙承宗的眼中带着敬佩,沉声说道:“皇上沉稳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老臣欣慰。大明中兴有望,臣感慨良多啊!上天将皇上赐给大明,是大明之福,万民之福!”
    拍马屁的话听得多了,天启皇帝早就习以为常,可是不同身份的人拍马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孙承宗这样说,天启皇帝就觉得很舒服,丝毫不觉的厌恶。不过天启皇帝还是摆了摆手,道:“先过誉了,朕还年轻,还需要先辅佐啊!”
    “老臣只是实话实说,皇上毕竟成为一代圣主,老臣坚信不疑!”孙承宗依旧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的改变。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道:“先,这样的话就不要说,朕还有一件事情想要问先!”
    “皇上赐教,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承宗连忙躬身施礼,沉声说道。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脸上闪过一抹难明的表情,想了想才缓缓地道:“先,关于太子的事情,朕不知道如何决断啊!请先教我!”
    没想到天启皇帝说的是这件事情,孙承宗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自古以来夺嫡都是惨烈无比。不过天启皇帝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并且年纪也不大,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办。不过孙承宗也知道已经有人像天启皇帝上书了,希望天启皇帝早定国本。
    低着头想了想,孙承宗面容严肃的道:“国本乃是国之大事,不可不慎。自古以来,太子无非是立长立贤,再也没有别的办法。皇长子乃是嫡长子,名义上名正言顺,至于为人现在也看不出来。不过老臣觉得这件事情到不是很急,皇上现在春秋鼎盛,倒是没有必要太过急躁。”
    看着讳莫如深的孙承宗,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这几日无论是宫里还是朝堂上,似乎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天启皇帝现在也是没理出个头绪,毕竟现在皇子太小,自己也还没到二十岁,立太子总觉得怪怪的。
    〖レ衍,墨,轩,小,说,网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