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辽东的形势-《我是木匠皇帝》
            
            
            
                
    第(2/3)页
    笑着摇了摇头,孙承宗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事情是一件大事,不过说起来也算不得坏事。天气渐渐的转冷了,皇上将走私的路子给断了,很多人活不下去了。这份奏折是辽东巡抚杨涟上的,自从天气变冷开始,辽东陆续多出来一些人。很多是活不下去的牧民,小股的涌入了辽东。到了现在,辽东已经出现小的部族前来投靠,甚至有大的部族前来示好。”
    定国公微微一愣,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件事情,心中顿时安定了下来,笑着说道:“这是好事情啊!皇上煌煌天威,已经远播塞外了!”
    “事情是好事情,可是这里面也有其他的问题啊!改制一年了,年底刚刚送来的呈报,辽东征收的粮食足够供养大军了。这说明均制改革有效了,可是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安置起来也是一个大问题啊!”孙承宗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脸上略微有些无奈。没人投降,盼着人投降,有人投降了,安置又成了问题。
    今年年初,辽东收上来的屯田,全都由朝廷统一租给了原来的军户去种。不过种的却是一些新的种子,玉米和红薯占了很大的比例。当初种的之后,很多人反对,甚至不愿意耕种。这些没见过的种子,很多人的心里也没底,包括一些地方官。
    不过去年就已经培育出种子的天启皇帝,无视了这些人的抗议,在答应补给粮食之后,强硬的种了下去。同时还大肆的宣传,让普通的百姓也耕种。一年下来,辽东今年居然来了一个大丰收,那收获让人看着都喜庆。
    前几天,在得到天启皇帝的批准后,辽东开始了新一轮的垦荒。新垦的荒地三年不用缴税,而且可以作为自己的永业田,官府出具地契。
    孙承宗早就想好了,从明年开始,要在北六省推行这种新的作物。一定要让大明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如果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一天,孙承宗觉得自己死而无憾了。不过这是一个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大明有英明的皇帝,在孙承宗看来,大明正在逐渐的强大。越来越强大,前所未有的强大。
    看到孙承宗发呆,以为他在想安置的事情,定国公笑着说道:“安置虽然麻烦,可是也不是没有办法,明天把人都叫来商议一下,总会有办法的。不过这是一件好事情,我们要尽快让皇上知道。”
    笑着点了点头,孙承宗自然是非常的赞同,道:“这件事情自然是要向皇上禀告,在这之前还是拿出一个办法来吧!到时候也好说不是,让皇上来决断吧!”
    “好了,天se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这件事情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既然不是什么急迫的事情,那就先放一放,我们回去再说。”伸了一个懒腰,定国公笑着看着孙传庭,道。
    “好,走吧!”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忽然大笑了起来,一起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南京皇宫里,天启皇帝正站在宫殿的门口,自从来到南京之后,天启皇帝似乎喜欢上了站在宫门口,快到十五了,天上的月亮已经越来越像满月了。
    “皇上,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陈洪恭敬的站在天启皇帝的身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恭敬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