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应该还记得李清、张焕、李庆安,甚至包括大明官途中李维正和皇族中的皇甫无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开场便是青年,从二十岁到三十岁,都是一个xìng格,一个模子,没有一个xìng格发展的过程。 但本书的杨元庆不一样,他是从小写起,他思想应该逐步发展的,随着环境地位的改变而改变,现在是大业元年还不到,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这个时候,杨元庆要做的事情是抱紧杨广的大tuǐ,一步步向上走,只能等天下大乱,机会来临时,他才会自立。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工厂的操作工,他在流水线旁边想到的应该是当线长或者车间主任,而不会想一脚把老板踢开,他来做老板,这个不现实。 当然,xìng格也有部分是天生的,杨元庆基本上是个孤儿长大,家族的冷漠会影响他的xìng格,他的xìng格是恩怨分明,也会重情重义,这是好的一面。 但他也有yīn暗的一面,杨元庆的报复心极强,甚至心狠手辣,有时不够光明磊落,这个xìng格就注定他当不了英雄,而只能成为枭雄。 毫无疑问,杨元庆肯定是一个枭雄,但枭雄也是逐渐演变形成,不会一步而成。 其实有些细节上的描写,就表现了杨元庆xìng格中yīn暗的一面,因为老高没有直接说穿,大家可能没有看出来,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第二卷第三十六章,阿朵思敬给杨元庆马奶酒,杨元庆为什么不喝?而是回敬给阿朵思,其实老高写得真的很腹黑。 第二个就是仁寿宫变守塔这几章,杨元庆如果真的尽力,大门一撞开,他就应该去守第二层,十二名shì卫也不会死这么多,老高也承认写得很腹黑。 还有仁寿宫变(九),杨广问他要什么封赏,杨元庆为什么不提出来要升官发财,而且是说要什么只要劝谏,好像很大义似的。 实际上他在和杨广斗心思,这就像你根本不想借钱给别人,你就会问别人现在需不需要钱一样,如果杨广真的想封杨元庆什么官职赏赐,就不会问他,你想要什么封赏? 那杨广为什么不想封赏杨元庆呢?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深的职场问题,简而言之,领导倒大霉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在他身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