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御房进谏-《天下枭雄》
            
            
            
                
    第(2/3)页
    “你也有事呢!”
    杨元庆笑道“我不会让你闲着,你马上去一趟我们常吃饭那家酒肆,酩酊醉乡,你去把三楼最左边那两间雅室包下来,包下整整一天。”
    杨元庆把钱袋递给她,“然后再买点酒菜回家,今晚咱们就不出去吃了。”
    妞妞就担心自己没事做,她嫣然一笑,接过钱袋,也催马走了。
    杨元庆则直奔皇宫而去
    此时还不到中午,早朝已散,大臣们都去了各自朝房,开始处理当天的政务。
    杨广也和往常一样,忙碌地批阅奏折,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奏折让他批阅,一直要忙碌到深夜,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也只是刚建立雏形,还不像后来唐朝那样君相分权,隋朝的相权较小,君权极大,这一样君主的劳累也是难以避免。
    杨广正当盛年,体力极好,他也渐渐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劳累。
    这时,一名老宦官在『mén』口禀报,“陛下,杨元庆在殿外求见,说有大事要向陛下禀报。”
    杨广停一下笔,便笑道“让他进来吧!”
    杨元庆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快去向御书房走去,杨广身边的几个宦官都是在晋王时期便跟随他了,跟了他几十年,对他非常了解,他们也知道杨元庆在圣上心中和别人略略不一样,一个最简单的语气,圣上让别人大臣进来,都会说‘宣他觐见!’
    而对杨元庆却说,‘让他进来吧!’口气完全不同,这是对雍王和齐王才会用的口气,正是明白这一点,宦官们对杨元庆都颇为殷勤,一路接引他向御书房而去。
    杨元庆走到御书房前,耳畔忽然响起一个低低的声音,“圣上心情很好!”
    杨元庆一回头,立柱旁站着上次那个姓李的老宦官,笑眯眯地望着他,虽然上次他劝自己造势澄清被革除杨家的原因,但这件事杨家守秘很严,也基本上没有流传出去,他也就没有了造势的必要。
    可也正是因为他给了老宦官一点金子,使老宦官对他有了一丝好感,会用某种特殊的方法报答他,比如现在,他低声说一句‘圣上心情很好’,就无疑让杨元庆吃了定心丸,他知道该怎么向杨广进谏了。
    “陛下,杨元庆来了!”宦官站在『mén』口向杨广禀报。
    “进来吧!”
    杨广语气很轻松,看样子今天没有遇到什么让他烦心之事,杨元庆快步走进御书房,单膝跪下,行一个军礼,“臣杨元庆参见皇帝陛下!”
    杨广昨天晚上也同样得到消息,昨天晚上杨素回府后要求把杨元庆接回来,结果遭到全府人反对,这让他一颗心也放下,本来以为杨素归来,杨元庆之事要发生变局,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杨家已经不能接受杨元庆归来。
    杨广见杨元庆穿着盔甲,便笑道“你是准备回大利城吗?”
    “回禀陛下,今天微臣陪同祖父去武举考场巡视,那里是军营,所以臣要穿盔甲。”
    “你见到祖父了?”
    杨广漫不经心地笑了笑问道,问得很随意,语气就像见面时寒暄,很平淡,可他的眼睛却紧紧盯着杨元庆的表情,一丝一毫也不放过。
    不知为什么,杨元庆想起了上午祖父给自己说的那句话,‘他被家族除籍可能和圣上有关’,难道杨广不希望自己留在杨府?
    这个念头只在杨元庆脑海里一闪而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件事的时候,他已经和杨家断绝关系,不管是不是和杨广有关,都已经过去了,他现在关心的是宇文述的事情。
    “回禀陛下,臣虽然和杨家没有什么关系,但他毕竟是臣的祖父,从小恩待于臣,臣焉能忘恩负义,臣更感『jī』陛下的关心,那只『yù』天鹅臣会好好珍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