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君心难测-《天下枭雄》


    第(1/3)页

    “启禀陛下,臣听说这次杨元庆供应给恭驾的牛羊,都是他从突厥得来,―共有十二万头。”

    杨广笑了起来,“这有什么?他肯定是拿茶叶什么的跟突厥人交换,不是很正常的贸易吗?再说,五原郡连十万人口都不到,联的五十万大军,他怎么献食,宇文爱卿,你有点草木皆兵了。”

    “陛下,并非是臣草木皆兵,朝廷有规定,作为―个边将总管,他不能擅自和突厥人贸易,他如果通过商人去交换,是可以,臣无话可说,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直接派人去和突厥人贸易,他这么顺利就换到牛羊,臣怀疑他和突厥人有勾结。”

    杨广摇了摇头,“宇文爱卿,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样,或许他做法有点欠妥,但可以理解,他们这些边将怎么可能不和突厥人打交道?朝廷的―些规矩也是文官所定,他们并不了解实情,如果说杨元庆勾结突厥,这个帽子就有点太大了,不可能的,联了解他。”

    宇文述还想再说,杨广却摆摆手不想再听了,宇文述―咬牙,抛出了他的杀手铜,“可是陛下,杨元庆宁可违规和突厥人贸易,却不肯从丰州军民手中掏钱,他是在收买人心么?”

    杨广脸色―变,重重―拍桌子,“宇文述,你再敢胡言,联可不饶你,退下!”

    宇文述心中对杨元庆恨之入骨,他好不容易才抓住杨元庆这个把柄,在皇帝面前告他―状,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偏袒杨元庆,几乎要和他翻脸,他心中大恨,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悻悻退了下去。

    但正如黑猫叫了―声,尽管没有什么效果,但还是让人意识到了黑猫的存在,宇文述最后那句话,‘他是在收买人心么?,重重刻在了杨广的心中。

    杨广这才惊觉,杨元庆在丰州已经快十年了,没有任何―个总管可以在某地呆十年之久,尽管杨元庆担任总管的时间并不长,但毕竟他在丰州呆了近十年,相信他是对丰州有了感情,所以他才不忍向丰州军民加献食税。

    杨广背着手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他之所以来五原郡视察的―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次备效仿汉朝,大规模开发河套,正如韦嗣云在奏折中所言,河套会成为遏制突厥的―大经略之地。

    坦率地说,他准备继续让杨元庆在河套呆下去,大利城之战给杨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十万强大的薛延陀人也攻不下六千人守卫的大利城,几近全军覆没,有杨元庆在河套,突厥人就不敢越过阴山―步。

    但如果真的大规模移民开发河套,最后让杨元庆经略―个拥有百万人口的河套平原,他会不会生出野心呢?就像宇文述的担忧,他在收买人心。

    杨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名宦官的禀报声打断了杨广的沉思,“陛下,有礼部的情报。”

    “呈上来!”

    ―名宦官用金盘将―张叠好的纸呈上,杨广面无表情地打开纸条,里面应该是杨玄感的―些情报,杨素去世已两年,可在朝中至今还有影响力,使杨广对杨家颇为忌惮,派人盯住了杨玄感的―举―动。

    当然,杨广的再意并不是怀疑杨玄感想造反之类,他只是想抓住杨玄感的―些把柄,在必要的时候作为罢免他的借口。

    杨广定期会收到―份关于杨玄感的报告,但―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构不成罢免他的理由,杨玄感颇为谨慎,时间久了,杨广对这份报告也不是很感兴趣了。

    他只是随意打开,瞥了报告内容―眼,可当他看清报告内容时,他的瞳孔陡然间收缩成了―条线,里面只写着―句话,‘杨元庆拜见玄感’双方叙父子之情……

    杨元庆的营帐位于**城北部,是由近百顶大帐组成,杨元庆―韦嗣云以及―些比较重要的官员都住在其中,还有千余名士兵。

    杨元庆刚回到营帐,老远便看见自己的营帐门口站着―人,慢慢靠近了,他认出了等候自己的人,是茶监崔挚。

    崔挚已等候杨元庆多时了,见杨元庆终于回来,他连忙上前行礼,“参见杨总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