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这三部分的名名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汉文的执着。 照日和秋月,其实就是白天和晚上,所谓的云团,就好像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是来分隔阴阳的。 作为中间地带,也代表着它不会像其他地方一样,要么明,要么暗。 而议事,往往就是两头挤压,中间妥协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神州文化的研究,其实一直都非常高的。 “穆公使,您近来还好吧??” 坐在首座的日本国王德川家定一身大红蟒袍,看起来极为“华贵”,毕竟怎么说也是王了。 “劳殿下关心,我最近刚刚来日本,过得还算不错!!” 新来的穆公使,是个四十岁,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穿着官服,脸上露出谦虚的表情。 “最近日本降温,公使还是需要多添几件衣服为好!!” “这样,一会我让人给公使你送几件过去。” 德川家丁口中的“衣服”,穆公使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更不敢收,只能连连摆手拒绝。 被拒绝的德川家定也不恼火,只是看着穆公使说: “江户城内,繁华可能不及西京,但亦是远东大城,该有的还是有的,穆公使有时间可以逛逛!!” “放心,我日本绝没有所谓的精神病枪手!!” 德川家定用严肃的表情,说着一则有关时局的笑话。 穆公使笑了几句之后,跟着说道:“殿下,我这次来除了履职之外,还是为了帝国大业而来。” “帝国大业??” 德川家定眼中闪过一丝“畏惧”,他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帝国大业是什么,所以他才会更加害怕,因为真要他想的那样,那日本可就?? 而这个时候,穆公使跟着说道:“按照皇帝陛下的指令,美州战事起来的时候,各藩属,应尽力守职责,向美洲派兵!!” “啪”,德川家定的手扇掉了,慌慌张张的捡起来,随后抓在手中,捏了捏,最后化作一句: “不知要多少人,穆公使也是知道的,要是人太多,恐怕连我也很难召集!!” “不多,四十万即可!!” 轰隆!! 外面下起了雨,哗啦啦的,打在王宫内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宫内,德川家定宽大的蟒袍下方,是他颤抖的双手,本来习惯性隐忍的他,在得知要四十万人的时候,也忍不住反驳: “日本乃小国,岂能提供如此多大军,四十万,他们的父母家小,怎么可能坐视他们离开!!” 穆公使还是那副“弥勒佛”模样,笑眯眯的回答: “自古以来,上国调下国之军,本就是常事,更何况,日本两千万人口,调集四十万,还算绰绰有余的。” “再说了,美洲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死不了多少人,没准立了功,拿了赏回来,也算光宗耀祖了!!” “殿下,你说,是与不是!!” 看着这个用热情语气问他的穆公使,德川家定挣扎的询问: “日本若全数派兵,有何封赏!!” 穆公使皱了皱眉头,随后在德川家定忐忑的目光下开口: “自古以来,召军伐师,亦不过财土二字。” “陛下亲言,战后日本可获得一部分经济收益,至于多少,那就要看日本的诚意了。” “最后则是土地,日本地小,虽这些年在南太平洋,占了如汤加这等小岛,但毕竟是小岛,而不是大岛,若日本在战中有胜绩,就是把整个新几内亚都给日本又如何!!” 穆公使说的很淡定,但听在德川家定耳中,却仿佛“天籁之音”,面色也渐渐红润,和刚刚初闻时,完全不一样。 德川家定压着兴奋,随后开口:“穆公使,新几内亚荒凉,怕是……” 穆公使看着这个明明已经满意,但还在索要的日本国王,心里暗骂,但表面却说: “所谓蛮荒,不过是世人诬传,这自古以来,何地不是蛮荒,想神州战国时,江南何地,吴越蛮夷之所,今繁华东南,也不过是荒山野岭罢了!!” “我大汉今日之西京,幽州,哪个不是蛮荒之地,就说兰芳,最早也就是个海城,现在呢,人丁三百余万,每年产出橡胶何止千万,其他产业亦是兴旺。” “所以在我看来,没有什么蛮荒不蛮荒,地虽蛮荒,但只要人不蛮荒就行!!” 穆公使的话,让德川家定无法再索要下去了,毕竟再要,不就是显得他连“蛮荒”都不如了吗?? 最后,这场简短的“秘密”,就在推杯换盏中结束。 第二天,德川家定就召集国老,商议这件事。 四十万,甚至更多,日本都可以拿出来,但不能白拿,这是“底线”。 虽然在汉国人面前,日本早就没有了底线,但基本的脸面还是要的,哪怕是藩属和大国。 毕竟凡是要讲究师出有名,光向下面的人索取,不回报,是很容易闹的众叛亲离的。 ……… 海州岛,望海城,一个传奇的城市。 从最初汤师爷等人登陆的土城,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东非明珠”,可以说,望海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整个望海城共有三十万人口,在这个非洲还没有被列强瓜分的时代,可以算的上是“大城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