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巴尔干地区,现在基本就是三天一小战,十天一大战,奥斯曼人已经无力控制该地区,甚至其国内某些人,还起了将巴尔干那片属于奥斯曼的地区卖掉换取战争资金的想法。 至于那些所谓的中立国,其实也一点不中立,根据英国的情报,西班牙倒向法兰西地位可能性很大,看起来拿破仑三世的“大欧洲”计划,很可能真的要来了。 (所谓大欧洲,是拿破仑三世的早期理念,本意就是修建一条从巴黎到西伯利亚的超级铁路,中间打通所有欧洲国家,将欧洲市场,彻底整合) 欧洲目前的局势,已经让英国人,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下议院内,战争的“叫嚣”,已经达到了顶点。 罗素虽然一遍遍的安抚那些战争派,但他也知道,大英帝国这艘巨舰加入战场,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区别只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参加,以及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基德,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让俄国佬和那些该死的法国佬打起来??” “如果他们打起来,那么大英帝国就轻松多了!!” 罗素的话就像“梦话”一样,让基德有些无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目前最大的办法。 “首相先生,根据我们的情报,俄国和法兰西可能存在某种协议,甚至可能就是盟友关系。” “想要他们翻脸,除非利益大到双方不得不打起来。” “但,我们有吗,就算有,大英帝国舍得给吗??” 基德的话,虽然“冰冷”,但这就是目前的现实。 英国人拼命想要维护的秩序,正在崩塌。 大英帝国的辉煌,可能就像某些人私下说的,决定在这场战争中,胜了,大英帝国将再延续一百年的辉煌,脱手了,欧洲就彻底失去了,哪怕英国还有比欧洲面积更大的海外殖民地。 但就像商品一样,你不能因为那个商品更重,就认为它是一件好产品,没准它就是一个“残次品”。 罗素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吐出一句:“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么你认为,先从俄国下手,还是法兰西??” 基德瞧了罗素一眼,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随后回答: “俄国,只能是俄国!!” “哦,为什么不是法兰西,你难道不认为他们太近了吗??” 罗素的语气中,带有一丝“被理解的诧异”。 “因为法兰西强的有些过分了!!” 基德笑着回答,但从这笑容中,又何尝不是大英帝国此刻的“无奈”吗?? 罗素表情复杂,半天没有说出话。 而对面的基德则继续开口: “我认为,击败俄国,对这场战争,有巨大的推进效果。” “俄军此时有一百万人在黑海和奥斯曼人打仗,以俄国的工业,再动员一百万人就是他们的极限,甚至从国力的角度看,俄国佬能够维持现在的一百万大军,都已经是顶点了。” “俄国,正在触碰它的天花板!!” 基德的话跟符合英国人看世界的逻辑,那就是先干掉那个弱的,最后围剿那个强的。 罗素开口: “那么,我们将以什么方式,再次进入黑海呢??” 基德沉默了一会,随后回复: “志愿者,或者说是国际佣兵!!” 罗素跟着追问: “为什么不直接宣战,而要这么躲躲藏藏??” “因为我们需要在任何时刻,保证对自身战略的灵活,首相先生,大英帝国不能完全依赖于战争,但不能没有战争!!” 罗素沉吟良久,最后开口: “奥斯曼人那边,看起来很重要,他们掌握着埃及,以及地中海最重要一部分,这个该死的异教徒国家,看起来还不能死,最起码不能在大英帝国收拾完法兰西和俄国之前死!!” 罗素眼中的奥斯曼,就是一个能用但又不想用的工具。 平时好事想不到它,但一旦出事了,还得拿它来顶事。 ………… 凡尔赛宫内,虽然外面是冬天,但里面的人,过的却是夏天。 火炉烧的通红,热气在宫内弥漫,大部分人都只穿一件夏装。 拿破仑三世坐在办公桌后,看着手中的战报,表情微变,最后吐出一句:“这些汉国确实很能打,美国佬输的一点也不冤!!” 而他对面的法军总司令克夫曼却是很淡定的表示: “陛下,如果是我们法军,同样可以打出这样的结果,要怪,就怪那些美国人太愚蠢了!!” “竟然这么容易被汉国佬突破到后方,还被包围了。” “如果是我军,汉国人连突破的机会,都不会有!!” 看着这个“自信过头”的克夫曼,拿破仑三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淡淡点头,算是认可。 至于这个人可真不真心,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