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路包围战上-《美洲日不落》


    第(3/3)页

    “而我军,目前除了在各大主要城市固守以待,就是在铁路沿线活动。”

    元庆的指挥棒,不断是敲击龙江周边的铁路线,这些铁路线错综复杂,除了一部分被美军偷袭得手,大部分还处于相对完整的状态。

    而在元庆看来,铁路线,就是这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

    “按照我军最初的规划,是通过铁路线,不断调配周边的军队,和对方打消耗战,最后打包围战,结束这场战争!!”

    元庆嘴里的计划,其实就他战前就已经制定的计划。

    “但战争是不断变化的,目前的形势,已经不适合打支援战,我的意思是,直接跳过支援,一鼓作气,打包围战,歼灭战!!”

    元庆的话不出意外的引起了一阵不算小的骚动,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思考片刻,便明白了元庆的具体意图。

    “具体的兵力呢??”

    董子秦将两只手插在长裤的口袋里,嘴里叼着一根雪茄,此刻的他,越来越像现在的陶帅了。

    甚至如果再看的他的发型,以及那略微挺起的肚腩,甚至还会被惯以“中年油腻”的标签,但如果再看他那肩上的四颗星,以及刚刚晋升的“南征伯”爵位,你会发现,董子秦真的很有魅力!!

    当然,以上是那些贵妇小姐眼中的董子秦,在其他军官眼中,这就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魔王。

    董子秦的笑容,永远都对像不想干的人,对于那些下属,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是混蛋,在教导时的时候,就是这样。

    甚至董子秦还有一句名言:

    “你做了,我不一定知道,你没做,我肯定知道!!”

    “目前我军的兵力,依然稳固在五十五万人的水平,相比于战前的六十二万,我军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七万人!!”

    “美军的人数要比我们要好,战前是一百一十万,打到现在,最起码还有九十万,甚至如果算上已经在后方动员成功的十万奴隶军,他们依旧能够保证百万大军都规模!!”

    元庆说完这句话,明显停顿了一下,在观察周围人还算平静的反应后,这才继续开口:

    “我军目前的兵力,虽然比对方要低,但我军的后备支援其实很多。”

    “根据上面的情报,目前在墨西哥,已经再次动员二十万大军,日本方面也已经按照要求,再次动员三十万人,可以说,在人数上,我军并不差于对方,甚至还超过了一点……”

    “当然,除了那些好用的东瀛矮子以外,想要让墨西哥人快速的适应战争,甚至做好围栏的工作,可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我认为,应该学习北方,直接将日军和墨军混合,用那些不怕死的日本狗来吓唬墨西哥这条胆小怕事的哈巴狗!!”

    元庆对于墨西哥军队是怨念,甚至比那些北方的汉军还要强烈。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前段时间的一个著名的投降。

    而投降的主角就是一个一枪未放的墨西哥步兵营,要知道该营直到投降时候,依旧军容整齐,军械放光,甚至就连士兵,也吃的肥肥胖胖,一看就是“精兵”。

    甚至后来还因为这事传来一个笑话,那就是这帮墨西哥士兵因为要求美国佬遵守信用,给予他们特殊俘虏待遇,而没有得到实现,半夜闹兵变,弄死了几十名看守美军。

    虽然后来被镇压了,但其中的笑话,却从美利坚传到汉国,最后又传到了幽州。

    董子秦听到元庆有关日墨同军的建议后,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不错的建议”。

    随后又补了一句:

    “可以学习北方的经验,但也要根据我军事实际需求来整合。”

    元庆跟着额首,随后继续开口:“按照我军的初步计划,是借助铁路线与已经插到敌军后方的骑兵军,搞一场高规格的包围战,包围的敌军兵力,是蒙大拿战役的两倍……”

    “而很据最新的计划,我的意见是让骑兵军以及一部分陆军直接先打路易斯安那,从源头上切断南方可能任何的支援……”

    “无论是物资,还是所谓的兵员,我们都不会给他们留。”

    元庆的脸上露出倨傲,随后又补了一句:“至于你所谓的十万奴隶军,没有什么比在幽州以外歼灭他们强了!!”

    “因为我怕他们来了之后,污染了整个幽州的自然环境……”

    元庆看起来某些白人至上的家伙很不一样,可能他天生不喜欢穿“黑衣服”吧。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显然,让一群低贱的奴隶,进入到“神圣汉土”,是一件比美国佬打进来,更恶心的事情!!

    “我军一但拿下路易斯安那,甚至不需要全部,只需要卡死通往幽州的道路,那么这群所谓的百万大军,就将成为真正的百万蝼蚁……”

    “他们的命运,就是灭亡!!”

    元庆的语气越发强硬,甚至有一种随时参战的感觉。

    而在他对面的董子秦则跟着询问:“他们会饿死吗??”

    “董帅,他们把粮食都烧了,除了饿死和投降,还有第二种选择吗??”

    元庆“嘲讽”的眼神下,是对美国佬的不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