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一个人是谁?-《北宋闲王》
第(2/3)页
听到与赵颜一起出使辽国的苏轼也如此说,宝安公主她们自然也更加相信赵颜就在河北路,当下开始向苏轼询问一下赵颜的近况如何,比如身体怎么样,每天能否按时吃饭之类的小问题,结果把苏轼问的是满头大汗,他虽然与赵颜在完颜部生活了几个月,但对于这种小事,他却根本没怎么留意。
幸好这时曹颖忽然笑着开口道:“苏判丞千里迢迢回到东京城,肯定也累坏了,而且你的家人肯定也等着你回去团聚,所以我们也就不留你了,日后郡王回来后,再登门向苏判丞道谢!”
听到曹颖下达了送客令,苏轼也终于松了口气,立刻就站起身来告辞,宝安公主她们也知道王府没有男人,所以也不好留苏轼,于是也只能送对方离开,不过外面下雪,所以曹颖让宝安公主和寿康公主扶着薛宁儿回内宅,她则带着觅雪等下人亲自送苏轼离开。
不过就在曹颖和苏轼出了大殿来到大门前,曹颖忽然让身边的小豆芽等下人都退下,只留下觅雪一个人服侍,然后扭头盯着苏轼,一脸严肃的道:“苏判丞你在撒谎,夫君他根本不在河北对不对?”
听到曹颖的这句话,苏轼则是大吃一惊,不过很快就强笑道:“郡王妃怎么会这么说,在我回来的时候,郡王还和颍王殿下在一起,而且就在河北路,这点我可以证明!”
“哼!苏判丞就不必再撒谎了!”曹颖说到这里时,从袖子中拿出赵颜的那封信道,“这封信的确是夫君的亲笔写,而且也是用他作画的炭笔写的,但是纸张的质量却很差,而且好像还是陈年的旧纸,夫君身为郡王,又是给我们写家书,怎么可能会用这样的纸?”
曹颖说到这里时,再次指了指信封道:“另外这个信封倒是新的,但上面的字却不是夫君写的,看样子应该是苏判丞后来加上去的,如此说来,夫君在写信时,身边连个信封都找不到,若是夫君真的在河北,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苏轼看到曹颖竟然一连指出赵颜这封信的两处漏洞,一时间也是目瞪口呆,这封家书是他在离开完颜部时赵颜亲手写的,不过完颜部的条件艰苦之极,连个笔墨都找不到,幸好赵颜习惯用炭笔写字,不过纸张也是个大难题,万幸古天杰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家中藏着一些当年带来的旧纸,结果赵颜就借了几张写成家书,信封则是苏轼回到大宋后又加上去的,没想到这两个破绽竟然一下子就被曹颖看了出来。
“唉,郡王说的不错,这封信可能瞒得了别人,但却瞒不过郡王妃。”这时只见苏轼忽然叹了口气,然后从怀中又取出一封信道,“这是郡王写的第二封信,郡王说若是王妃看出信上的破绽,就把这封信交给您!”
看以赵颜的第二封信,曹颖忽然害怕起来,因为她担心这封信上会出现不好的消息,一时间竟然不敢接过信,不过她毕竟出身于将门,比一般的女子更有勇气,当下深吸一口气,终于还是接过信打开,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却差点瘫倒在地,幸好身边还有觅雪扶住了她,这才没有摔倒。
赵颜的第二封依然很长,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已因为辽国叛乱,导致他流落到女真完颜部的经过,曹颖也正是看到这些内容,一时间吓的差点昏过去,当初赵颜出使时,就感觉十分不安,自已还笑他想的太多,可没想到赵颜的辽国之行远比他自已预料的还要危险,可以说几次都是险死还生,早知道如此的话,当初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让他去辽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