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晚朝-《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3)页

    “是,陛下。”

    “下去吧。”

    “是,陛下。”

    等到孙继宗离开之后,朱见深细想一番后,便也出了乾清宫,去了孙太皇太后的宫殿,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孙太皇太后。

    两代不忘娘家人,这朱见深可不愿意,因为这件小事让一直疼爱自己的皇奶奶伤心。

    不过孙太皇太后对此事并无什么看法,只是淡淡的说道:“既然孙琏没有轻重,不懂事,陛下就好好教教他为人处世,知道什么事情能说,什么光头不能乱说话,不是害他,是帮他。”

    孙太皇太后满眼都是自己的宝贝大孙子。

    为了大孙子,她都同意将儿子扔到了云南去,更何况是娘家外甥了。

    不管是亲儿子,还是亲外甥,都不能给我的亲孙子找麻烦……

    对孙太皇太后的态度,朱见深很是感动。

    而后跟张妍说了两句话后,便回到了乾清宫,由张保安排晚朝的事情。

    英国公,定国公,泰宁侯,会昌侯,宁阳侯,襄城侯,修武侯,广宁侯,武进侯,忠信候,一些伯爵,乃至在京五品之上的将军数百人都从来到了乾清宫。

    而这次朱见深的晚朝,连兵部尚书韩雍都没有叫来,也没有让于谦,李贤两个人到场。

    一方面是为了让这些武将知道,文官对你们的束缚朕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减小一些,第二个方面也是告诉文官,以后军队都要朕说的算……

    这是一石二鸟,也是用心良苦。

    诸多武将不是按照军职的高低排列,而是按照爵位的高低排列,最前面站着的两人是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永宁,至于成国公朱辅还太小,这次朝会,朱见深也没有让他来。

    现在的英国公张懋,已经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现在是京营的一名千总职务,熟读兵书,若不是要走老爹的老路,靠着科举也能有一番天地,是大明贵族圈子里面有名的人物。

    而徐永宁,前面介绍过,愤世嫉俗,正义的化身,爱管闲事的国公,又被称为无业国公,武职不愿意干,朝会不愿意来,除了爱管闲事,打抱不平之外,就是一条咸鱼。

    后面的武勋看着前面的泰宁侯,很多人眼中都是藏着莫名的情绪,不理解,想不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