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乐极生悲-《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3)页

    这一点,朱见深看的很透。

    所以,他需要徐有贞,换句话来说,即便没有徐有贞,也会有下一个人充当搅屎棍……

    “唉,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我们也走吧……”

    ………………

    今日朝会之后。

    徐有贞的风头完全盖过了李贤。

    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徐府之外,人声鼎沸,很多官员都来求见徐有贞了。

    来的人中,也不全是文官,还有一大部分的武勋。

    从安南回到京师的武勋子弟们回到京师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安排军职,他们的父辈也多少有些着急,这次陛下南巡,正是一个上岸的好机会。

    所以他们也来了。

    爱出风头的,徐有贞也是乐此不疲,一波波的接待,一波波的送走。

    到了深夜的时候,才打发完了。

    虽然忙碌了一天,可徐有贞还是很兴奋,睡不着觉,便一个人在府中转悠,他抬起头看向天上的皎月,心情舒畅,看着天上的明月,笑着诵读道:“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说完之后,徐有贞又是哈哈大笑。

    这是徐有贞早些年做的诗,宣德八年,二十一岁的徐有贞登科及第,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考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

    而后在衣锦还乡的时候,恰逢中秋时节,当时意气风发的徐有贞便做下了这首名为中秋月的诗。

    诗文最后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也是他对自己未来的一种展望。

    顺风顺水顺官运……

    实际上,在正统年间徐有贞供职翰林院的时候,也是一个老实孩子,勤奋苦读,为朝廷储才练本领,水利之事,就是在那个时候有所涉猎的。

    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之后,徐有贞又一次诵读了一番自己小诗,心情美如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