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磕头-《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3)页

    说完这些后,朱见深稍稍愣了片刻,心中不由暗叹一声,周师大才……用在这个场合,竟然并没有什么不妥。

    说着朱见深又再次磕头,这一会儿,朱见深把这一辈子的头几乎都磕完了。

    他有些激动,有些紧张,甚至兴奋过头了。

    刚刚让那个陪祭官离开,就是怕这些人看到自己失态的模样。

    “太祖爷,未来局势风云变幻,我大明不能只做陆地上的强国,要做海上的强国,这一次,大明的历史要改变,华夏的历史也要改变,海上第一个敌人,子孙朱见深已经找好了……”

    “以后,没有人能够再挡住万万百姓头顶的太阳,尽我之力,开海疆,推新政,启民智,望祖宗保佑……”

    朱见深说完之后,又再次磕了一个头,而后再次起身,可这次却没什么话给朱元璋唠了,再说下去,只能唠自己穿越的事情了。

    既然没有话说,就再磕一个头吧……

    祭祖完成之后,已是到了晚上。

    朱见深带着文武官员出了孝陵,再下马坊处乘坐马辇,前往千叟院,要在这里居住一晚,次日回到南京。

    千叟院本是为迎合朝廷仁政而建设。

    在成化五年开始推行,现在朝廷已经坚持了十二年,而这座建筑群也存在了七年之久。

    实际上朱见深推行的仁政,跟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十一年开始推行的仁政相差不大。

    大明一直都是一个注重民生的国度,只不过受到后世子孙的财政拖累,让后继之君不能对洪武朝旧制延续下去。

    朱元璋曾下旨:“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凡民年八十、九十而乡党称善者,有司以时存问。若贫无产业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絮一斤。其有田产能瞻者,止给酒、肉、絮、帛。”

    这个优待老人的仁政一直贯穿洪武一朝。

    这也是朱见深生气的一点,改了一些政策,那些既得利益者蹦出来,口口声声说着太祖法制不能更改,可一些原本对百姓好的政策,不知不觉中就全部消失,没有人会替这些政策多说一句话。

    朱见深在千叟院中休息了一晚上。

    不过因为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他失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