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火-《农门巧妇》
第(2/3)页
过了一会儿,见她泪水流个不停,他才转过身对着她,温声道:“不管是谁,都保不了孟家,若知今日何必当初,孟远舟不会不清楚被发现是什么下场。”
“一开始是怎么发现孟家背后做的这些事的?”杜若眼睛含泪问道。
“一开始……那日我跟着乌大人去绣庄,天放晴了,你还记得之前大雨连下三四天吧?那日我看到绣庄里遍布许多较深的车辙,不是当日的,那么就是雨天时运货品出去了,可是绣品最怕淋雨,运送出去的不会是绣品,也不是重量很轻的东西……”
“我无意中听说孟家做生意正经官道不走,途径下海关时货物被扣了一次,孟家花了大价钱打点的……”这是韩良探查到的。
“还有,孟家后院不轻易让人走动,我那日陪乌大人在绣庄做客,吃完饭想随处走走,被拦了下来。”
杜若点头,跟在孟远舟身边的掌事李瑶就因此斥责过她,她以为只是规矩严。
“还有许多细节之处引人怀疑。”宋居安道。
比如说绣庄内高手颇多,连韩良都轻易闯不进去,一个绣庄莫名其妙把守森严,本就惹人怀疑。那日韩良跟在乌大疆身边混进去之后,一直藏到夜里才出来打探究竟,发现了竹林深处的铁矿。
比如她在家里与他说的那些话,发现的异样。
“所以……这些都是你发现告知衙门的的?”她又问。
“清者自清,我并非故意找麻烦。”他道。
她沉默不语,见他衣袖上似乎渗出了新的血迹,开口道:“伤口应当不轻吧?”
宋居安视线也落在右边胳膊上。
严格的说也不算包扎,大概是手边没什么东西,他只捡了个布带子从外面将那截衣袖绑在胳膊上而已。
杜若伸手将他胳膊上绑着的布带解开,将他袖子推上去看了一眼,发现伤口正在往外流血,伤口齐整又深,大约是利刃所伤。
这怎能叫还好……
她将快要落下来的泪抹去,从身上拿出块帕子,叠一叠系在他伤口上,又用袖子将他胳膊上的血水擦了擦,将他衣袖拉下来,重新用那个被血染红的布带子系上。
“得尽快上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道。
“嗯,没有来的及。”他应道。
“抢劫你的人抓到了没有?”她又问。
“没有,他们跑掉了。”
“青天白日的竟然公然抢劫。”她不免有些气愤。
“是啊,不过……现在天色也不早了。”
“那我先去找辆马车,等会儿走的时候省的去找。”她站起身,朝四周望了一眼,发现那些围观的人渐渐三三两两离去了。
等杜若从镇子上找了辆马车来,西边的太阳边上已经出现了几抹黄云。
她坐在里头,车夫驾车朝绣庄的方向驶。
车夫一边驾车一边和她说话,“小娘子去绣庄做什么?那儿看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吧?其实我刚才从那边拉人回来!”
“我去看看,我相公在那。”杜若道。
“孟家背地里竟然做这样的事,真是胆大包天啊!”那车夫叹道。
“是啊。”杜若应了一声。
“咦?那边好像发生了大火!是绣庄的方向!”车夫忽然惊讶道。
杜若连忙掀开帘子朝前面看去,发现不远处火光冲天,正是绣庄的方向。
难不成里头的人不出来,乌大人准备火攻?!
“麻烦你快些!”她心中忽然焦躁起来。
“好嘞!”
等马车行到绣庄外,杜若下了车,就看到绣庄里一片绵延的火海,红色的火焰吞噬着一切,像是巨浪一般无处不在。
衙门的人都持刀站在外面严阵以待,生怕里面的人忽然趁乱冲出来逃跑。
乌大疆被人扶着,腿有些发软,甩着袖子指挥下人撞门。
宋居安束手站在一旁,脸色暗沉,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对两个捕快道:“从绣庄贯穿出来的那条河吩咐人看着,看紧了吧?!”
“看紧了,放心吧宋先生!”捕快道。
宋居安还是不放心,连忙叫了两个捕快朝那个方向走去。等到了跟前,发现那儿确实有人看着。
他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又让人打起精神来,不要掉以轻心,将带去的两个捕快也留了下来。
接着又围着高墙走了一段,才回到绣庄大门的地方。
绣庄大门已经被人撞开了,衙门的人手中拿着刀却不敢进去,乌大疆朝一个捕快屁股上踢了一脚,厉声道:“给我滚进去!看看什么情况!本官还想一把火烧了这庄子呢,他们倒是自己先点了火!”
杜若这才知道庄里的大火不是衙门的人干的。
她站在人群最前面,左手扶在右手胳膊上,透过衣裳摸着那个臂钏,泪又一滴一滴掉了下来。
周围都是喧嚣声,她听不清谁说了什么,只是定定的望着渐黑的天空以及眼前滔滔大火。
宋居安看到了她并走到她面前道:“你先回去吧,我今夜大约走不成了。”
孟家突发大火,想必魏国公派来的那些人也无心杀别人了。
“县衙的人为什么不救火?!”她对他大声道,“怪不得今日他们说那样的话,原来他们早就想好了要这样做!”
这样决绝自毁,太过惨烈!
“他们会烧死的!快让人救他们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