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带着绅士帽的中年男人坐到他身边问了句“杨老师?”,虽然是在问,但语气颇为肯定。 葛雾紧绷的肩一下子收紧,邀请对方坐下。 “我就是周世农。” 葛雾脸上带着钦佩,夸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 周世农摆摆手,撑了下帽檐,没有摘下,扭头看了眼门外,轻声道:“我现在替羊城革命党做事……” 听到这,葛雾眼神更加灼热。 接着周世农讲了一大堆,那边的情形,革命热情高涨的学生、工人,顺带还夸了一下杨立仁的同窗楚财。 “我杨立仁也是有为青年!”听到和别人比较,还是发小相比,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大。 周世农轻轻压手,示意不要太高调,然后介绍此行找他的目的,希望他枪杀北洋政府的三省巡阅使。 “过。” 葛雾预料中的卡并没有到来,反而过了。 现场人太多,冲着维护导演权威的原因,他没多说什么。 上午的戏份拍完,葛雾找到朱昆,聊了聊第一场戏的问题。那场戏他给杨立仁设计的情绪是头一次接触这种秘密接头工作,并且干的事也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技巧上有些生疏,不那么谨慎,而神态上则更多的外放,演的张狂一点。 “哦,这事啊。” 朱昆扫了圈周围,空荡荡的,都被葛雾给以“和导演商量事情”的名义清理走了,点点头,心中暗赞,整个公司的人包括严博都说葛雾在片场很给导演面子,哪怕双方有分歧,也从不让人当众下不来台。 “我是这么认为的。”朱昆重新坐正,说道“刺杀三省巡阅使这事干系重大,掉脑袋都是轻的,全家都要陪葬,哪怕他第一次做这种事,也应该谨慎一点,力求不让旁人关注。”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跟周世农强调‘我也是有为青年’时又可以了,这话可比眼神戏更容易引人瞩目。”葛雾问道。 “他是一个年纪轻轻的老派教师,冲破封建束缚,总得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能体现人物的变化。”每个人对角色的认知都不相同,朱昆耐着性子解释。 要是换一个人他早骂一边去了,可葛雾既是编剧,还是实力派演员,更是公司股东,自然不能当常人看待。 “我认为杨立仁从站在茶馆门口看到被押赴刑场的人那一刻就有变化了。”葛雾邀请他再去看一下上午的片子。 朱昆前后看了好几遍,远景、近景,最后盯着近景又拉片几次,夸道:“葛老师,你这眼神戏绝了,拍电视剧可惜了。” 说完,他解释道:“这里虽然你演的很棒,但是不太恰当,有些过了。杨立仁知道干的事不能见光,但接触周世农前并不知道是刺杀高官。” “三省巡阅使要来的消息不是当时才知道的。” “还有就算杨立仁不知道周世农现在是革命党,可他之前是混江湖的,这种人找上门能干什么事,小事用不到杨,大事才可能。” “一个未来能做中统高官的人,大特务,就算技巧上稚嫩,可心思却不会不细腻。” 葛雾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朱昆想了一会儿,说道:“你是对的。” 最终,这场戏采用的第一条,这事只有两人还有剪辑师知道。 晚上,一栋豪华古宅内,房间内的架子上摆放的都是瓷器。杨廷鹤,也就是杨氏三兄妹的父亲,走的是实业救国的路子,烧制瓷器的。可惜后来失败了,只有下一屋子便宜货。 远在羊城闹革命的学生杨丽华回来了,一家人吃饭。 餐桌上,葛雾跟父亲挨着,尚强饰演的弟弟杨立青在他对面,王杏饰演的二姐杨丽华坐在两兄弟中间,距离弟弟更近一点,跟哥哥的距离肉眼可见。 每个人的位置是朱昆定的,安排完他还公开问了葛雾的意见。 “有水平。” 葛雾挑了大拇哥夸道,毫不掩饰对朱昆的欣赏。 剧本上只写着几个人在餐桌上吃饭,还有对话内容,怎么坐一个字都没提,可朱昆这一手位次安排,就把一家人的关系,还有未来发展给隐喻出来了。 “开拍。” “知道么,羊城那边……”杨丽华神采飞扬的讲述着革命一片红火之势,这个角色设定的是二十一二岁,王杏35了,朝气蓬勃的学生气质拿捏的很到位,丝毫不出戏。 杨立仁看了看妹妹,没有多言,他马上要干的也是革命的事,并且比她更激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