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城里样样好,就是拥挤。拥挤的美,还叫美吗?好比水一样,放一点是甜,放多了腻味、恶心。”老马望着海湾如是说。 晚饭后,两个女人坐在帐篷里,三个男人坐在帐篷外。 “要是有扑克牌就好了,还能打打牌、斗斗地主!”桂英戏言。 “让漾漾背首诗呗!最近哄她睡觉时我教她背诗,学得还挺快!”老马兴高采烈地提议。 “可以呀!”两位家长热烈响应。 “背哪个?”小机灵漾漾请示爷爷。 “呃……《嘲谎人》,东村里鸡生凤——开始!”老马打拍子起头。 于是小人儿清了清小嗓子,跪在帐篷里,面朝大海,吟诗如下: “《嘲谎人》——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漾漾背完,老马和致远点头微笑,桂英拍着草地一阵爆笑,仔仔凝眉不懂。 “这什么诗呀?竟然用方言背?”仔仔提问。 忍俊不禁的桂英开口:“虽然我没全听懂,但是用老家话背诗有种莫名的喜感!哈哈哈……” “这诗这么好懂还没听懂。东村的鸡生凤凰,南庄的马变成了牛,六月里穿着皮袄,瓦楞上种树,土沟里划船,肉馒头水翁那么大,他家的茄子米斗大!”老马笑着比划了一番,一众人憨憨嬉笑。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仔仔笑问。 “对呀,这首诗就叫《嘲谎人》——笑话说谎的人。”致远跟儿子解释题目。 “还有吗?土味儿诗再来一个!”桂英问老小。 “呐,背那个《张果老》,驼腰曲脊六旬高——开始!”老马又一次拍掌起头。 “驼腰曲脊六旬高,皓首苍髯年纪老,云游走遍红尘道,驾白云驴驮高,向越州城压倒石桥。柱一条斑竹杖,穿一领粗布袍,也曾醉赴蟠桃。” 小童子稚音刚落,掌声响了起来。 “背得挺溜呀!”哥哥竖大拇指夸赞,妹妹羞得张嘴咬舌。 “你肚子里哪来的这些东西,我咋不知道?”桂英惊诧。 “先生教的。我们上学全背这些,背完了学诗里面的汉字。我也是上过几年学的人呀!”老马说完,众人讪笑。 “还有吗?”致远听得别有兴致。 “啊还有个《阅世》,短命的偏逢薄性——开始!”老马伸出大掌,在漾漾面前如裁判一般向下快速滑落。 于是小探瞬间成了打开发条的机器人,用一口纯正的渭北方言机械地背了起来:“《阅世》——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又一阵掌声久久不息,连隔壁帐篷里的小情侣听到这土味方言诗也鼓起了掌。小人儿见众人捧场得意洋洋,又背了两首爷爷教的其它诗,接着还自愿背诵老师教的普通话诗。 笑完以后,致远对桂英说:“你看,让爸带孩子还是好处的!” “带!带带!这不天天是他带孩子吗?漾漾跟他的时间比跟我的时间还长呢!”当母亲的吃起了醋。 背完诗一家人吃水果零食,翁婿两个一左一右躺在帐篷两边的草地上吹风听海,仔仔靠着大树借着路灯刷小视频,桂英想起一桩事,在自家的三人微信群里发消息:“亲们,给‘领导’的寿礼你们各自备好了没?” 仔仔回复:“不辱使命,礼物已就位。”然后发了一串小表情。 致远回道:“我的好了,就差漾漾的了。” 桂英发布:“我的也好了,漾漾的礼物我已经有想法了,后天公布,不过需要亲们给她俩洗洗脑。明天仔仔帮忙去取蛋糕,我来准备酒席这些,差不多就这样了。” 三人聊完,隔了会儿,桂英忽问老头:“大!你现在送漾漾一时半会不回去,是不是没跟我二哥说呀。” “嗯,忘了。” “刚好,我跟他说。” 一分钟后,兄妹两的视频电话联通了。 “哥你今个忙啥嘞?”桂英交叉腿坐在海边草地的帐篷里,问候远在屯里的二哥马兴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