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恩怨 清理-《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2/3)页
    温桂珍把饭菜端上桌,毛学山说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今天忙了一天了,饿的不行。”
    毛学山一边吃饭一边听何平介绍他这些天来的见闻。
    “不错不错,在外面确实见了不少世面。”
    何平讲到一半,  毛学山吃完了饭,他泡了杯茶,“来,接着说。”
    “后来经过王猛的介绍,  我结识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副主编王抚,  《福贵》的稿子她看了觉得不错,估计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发表出来。那几天他们还拉着我上李拓家去转了一圈,认识了李拓和他妻子张暖欣,李拓也是作家,他妻子张暖欣是导演,《李四光》就是她导的。”
    毛学山听完何平的话,感叹道:“看来什么行业都离不开圈子文化啊,你这一圈接触下来认识的这些人将来会受用无穷的。”
    “也是机缘巧合。”
    毛学山喝了一口茶,“能结识这些人自然是好事,但有益处都是将来的事情了,你现在的立身之本还是应该多写一些好作品。《福贵》这部小说,我光听你说的都有兴趣了,等登出来了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老丈人发话了何平能说什么,“我之前确实没在写作这件事情放多少精力,经过这次的事情倒是给我了一些启发,写作还是要坚持下去的,不再为稿费费心了也可以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毛学山点头赞同道:“文学创作就是要这样,你看看现在这些作家们,一股脑的写那些伤痕文学的东西。我不是反对他们写,而是觉得文学创作应该是多种多样、百齐放的,现在可好,就跟扎堆一样,随便翻开一本杂志都是这些东西,看得让人生厌。”
    可能是因为主管文宣教的原因,毛学山对文学上的事情也格外的关心。
    “这东西就是个风头,过了这一阵就好了。”何平安慰道。
    毛学山说道:“我何尝不知道,只是有些腻歪罢了。”
    “这样吧,等清理工作完成你就在协会挂个名,不是必要的活动都可以不参加,怎么样?”
    毛学山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何平还能说什么,“那听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