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韩屯的造富神话-《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2/3)页

    “八十万?”

    “总不能是八百万吧?”

    “土老帽,八位数!”

    周围人一片惊呼,“啥?八位数?那不跟咱队里一年的产值一样了?”

    “你以为呢?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你也不想想,咱韩屯能挣这么多钱是因为谁,没有何平咱有这机会吗?人家自己做买卖还能差了?”

    这人把周围的社员问的哑口无言,要说刚才分红的时候,何平分了一百多万的时候这帮人嘴上没说,可心里总归是有些小九九的。

    可一听说何平在外面做生意能挣到八位数,他们心里原本那点不满却烟消云散了。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心理,近则不逊,一个社员们天天见面侃大山的人分了一百万,有人心里会有意见,可一个一年能挣八位数的人分了一百万,大伙反而没了意见。

    何平精通财技的印象再一次深深的刻入了众人的心底。

    平县县政府。

    走出会议室的门,高官走路都带风,傻子都能看出来心情贼好,还跟一旁的毛学山有说有笑。

    “学山啊,你这个女婿,这个!”他比了个大拇指,“平县出了这么一个人物不容易,我们都跟着面上有光啊!”

    “您谬赞了,也是适逢其会,如果没有政策的辅助,他也折腾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毛学山说道。

    高官看了毛学山一眼,那意思你知我知,这种场面话就别说了。

    事情还得从三天前说起。

    各个生产大队的账目在年底是都要报到公社的,今年韩屯的账目报到红旗公社后,公社邓主任看完手心直冒汗,自己蹬着自行车就给县政府这边送过来了。

    主管的副县长看完也傻眼了,报到高官这里。

    高官一看,好家伙,这是放了一颗多大的卫星啊!

    高官一直有心想把韩屯作为平县响应改革开放的典型来宣传,可县里的意见始终不统一,最近这段时间国内的气氛放松了很多,他又动起了把韩屯树立成典型的心思。

    刚刚开完的会上,他力排众议定下了这件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