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金庸封笔古龙逝,在港台武侠大师逐渐凋零的八十年代,黄易算是以个人特色撑起香江武侠的扛鼎之人。 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作品内容天马行空,并不以纯粹的武侠见长,文笔略显粗糙且黄暴严重。 不过这毕竟也是一位在后世有着自己江湖地位的一代宗师,受影视化改编成功的影响,其作品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至少比卧龙生、柳残阳等这些二线武侠作家的作品影响力要大一些。 何平夸赞道:“不错不错,创刊号就这么出色,《江湖志》没有不成的道理!” 李拓听着高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江湖志》的诞生主要是为了给作家村开源,李拓身上是有些压力的。赚钱变成了杂志的第一要务,杂志的调性就不能太过小众,他在选稿时也侧重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要不然凭黄易的文笔,他的稿子打死也不可能过稿。 何平又跟李拓聊了一会儿,听他说起关东影视已经联系好了京城电视制作中心。制作中心和林汝为导演在看过《前门小酒馆》的小说之后,同意了参与制作。 经过协商,最终确定《前门小酒馆》这部电视剧将由关东影视主投,京城电视制作中心参投。 前几天导演林汝为刚刚来到作家村,之前剧创小组参与到电视剧剧本的改编当中,进程并不顺利。关东影视不得不找到原作者回小塘,请他参与改编,回小塘只好放下手头的新作创作,参与到改编中来。 林汝为老太太来了之后,也是打算到跟编剧共同探讨剧本创作的具体事宜,所以才会到作家村。 李拓的话给何平提了个醒,他专门给关东影视去了个电话,要求他们联系陈宝国作为《前门小酒馆》的男主角。 当年《家慧》拍摄结识了陈宝国,戏好、人也敬业,而且这位大兄弟后世演的一些个作品何平也很喜欢。 比如说《大宅门》的白七爷、《汉武大帝》的刘彻、《大明王朝》的嘉靖,都是经典角色,给何平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前门小酒馆》的原著何平也看过,他觉得陈宝国很符合原著中男主角的气质。 用两天时间处理好集团堆积的公务,何平给自己放了几天假,这一个多月以来他的工作强度着实有点大,需要好好休整一番。 这次回家他惊喜的发现何呦呦小同学竟然会翻身了。 每当何平喊“呦呦”的时候,她总会咔吧着大眼睛,一努一努的翻过身来看向何平,让他差点把嘴咧到耳根子。 “咱闺女可真聪明,现在就会认人了,还会翻身。”何平一脸痴笑的对毛春华说。 毛春华摇了摇头,明明就是正常速度,都快六个月了,翻身、认人不是基本技能吗? 这个女儿奴! 何平这边逗弄着小女儿,就看见小柱儿吃完晚饭之后鬼鬼祟祟的钻进了书房。 他本能的就觉得不对,问毛春华:“这小子什么情况?” “什么什么情况?”毛春华反问道。 “你啥时候见过这小子吃完饭就钻进书房的?” “高三了,就不许人家孩子认真学习啊?” 何平撇撇嘴,这小子学习倒是还算用功,但绝不是吃完饭就能学习的料,哪天不是磨蹭到看完电视剧才去学习,要不然也不会高中被人家压成千年老二。 他把何呦呦递给毛春华,进了书房。 毛春华看着他的样子摇摇头,一样的鬼鬼祟祟,真不愧是父子。 何平进到书房,只见小柱儿正埋头写字,看起来还真是认真苦读的样子。 他还以为是自己怀疑错了,刚想离开的时候,小柱儿却突然发出了一声不明所以的笑声,猥琐又y荡,让他觉得很不对劲。 果然,等他走近了就发现,这小子在信纸上比比划划的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请原谅我冒昧的称你‘新杰’” “你的眼眸如晚星” “我期待着与你相会在京城的校园里”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