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谢明府-《穿越空间好生活》
第(2/3)页
除了女校之外,还成立了蓝翔女子书院,书院山长是萧纪的娘亲,招收的学生则是有些富裕家庭的女学子,设立的课程也是往闺秀培养方向,除了读书识字之外,还学习如何管家、绣花、琴棋书画等等。当然,还有程云淓暗搓搓地加进去的独立自强这些理念的洗脑课程。
以往各个略有盈余的家庭也不是不让女儿读书,只是仅限于识几个字,为以后在婚嫁方面提高一点“价值”。官宦或者世家大族往往请了西席到家中教闺秀们习字学规矩,不会让家中的小娘子走出家门出去学习的。
但蓝翔书院的规矩则是需要学生们过来走读,这也是程云淓号召妇人娘子们“走出去”的第一步。
一开始来报名的只是几家稍有盈余的小户家庭中的女儿,想着多学点东西,以后能说个好亲。后来施氏做了山长,亭主戴妍娘一听说,便高高兴兴地跑来报名上学了,还说动了她的几个手帕交,每日里乘车过来上课。
这般一来,许多家有小娘子的世家们便是为了拍明府马屁,也将自家小娘子送来读书了,以后还能吹嘘,自家小娘子与亭主是同学,也算是一份可以说出去的交情罢。
只是等明府去年离任升迁,被调回长安,亭主哭着随阿耶离去之后,那些世家不用再拍马屁,便不再将自家小娘子们送来书院读书了。
但蓝翔书院却是办了起来,敦煌城内的小户人家十有五六将小娘子送来读书,已然与妇人娘子走出家门,进工厂工作一般,已然很习以为常了。
程云淓很满意,感觉自戴明府以来,敦煌便建设得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所以,当戴明府离任升迁之时,程云淓是最难过的一个,带着程氏的各个企业和农庄,为戴明府做了万民伞,送了大牌匾,还请了敦煌城中的文人秀才,写了好多明府在敦煌这六年来做出的功绩的纪实诗歌和诗词,编辑成册,请春山先生写了长序,请韩家管事送去了长安戴家和楚家。
戴明府离去的时候,敦煌大批民众,尤其是受过明府恩惠的农户们半夜便从家中出来,带着鸡蛋、猪肉、粮食,蹲在城门外等着送明府,却没有等到。因为明府带着家眷轻车简从已然再头半夜悄悄离去了,只有程大郎带着一队护卫一路送去了玉门,交予了雷霆镖局,再送去大同。
接替戴明府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新任县令,姓谢名勒字玉川,陇西人,才二十四岁,一张白嫩嫩的娃娃,看得程云淓直发愣,不会也是女扮男装的吧?
仔细偷看了便明白,只是长得秀气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