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立了功-《穿越空间好生活》
第(2/3)页
若站在城墙上向四周看去,远远近近,延绵数十里,到处挖着火坑,不分昼夜地点着火。农田四周竖着麻绳编的细格子网,或者打湿的大麻布。农民们全家出动,不断地在战斗中改进着工具,编了好多带手柄的大笊篱,方便捕捉蝗虫,也方便把捉到的蝗虫倒进火堆里烧死。鸡鸭鹅也都放出来了,也顾不上是不是自家的,反正都一起赶进田里、地里,让它们随便吃,吃不到虫子也可以把土里的虫卵扒拉出来吃掉。
城里的生活也都被打乱了,日常的无法继续,但凡家里有农田、农庄的,都组织了家中的仆人、劳力去农田里打蝗虫。
谢眀府为了鼓励对抗蝗灾,宣布开仓放粮,也督促富户捐粮。农人们用两担的蝗虫尸体便可换一担的粟米。这般的政策一宣布,农人们打蝗虫的精神头便更足了。
这场蝗灾之战陆陆续续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在仲夏过去之时,大规模的蝗灾似乎没有再出现了,只剩下零星的小规模蝗虫过境,每次出现,都很快便被村民消灭了。
而敦煌各个村各庄的鸡鸭也在这一个月中迅速成长起来了,数量比以往多很多。因为吃了许多的蝗虫尸体做食物,全是高蛋白,这些鸡鸭成长的特别茁壮,杀了吃的话,肉质也特别的鲜美。
所以,当别的州县听说敦煌在与蝗灾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的时候,发来求救信号,谢眀府便征集了好多的成年鸡鸭,装了好多车,直接运去受灾区。
那些鸡鸭一路走一路吃,吃得只只膘肥体壮,气势逼人,看到蝗虫过境便是一顿冲锋,飞起来跳起来猛吃猛啄,凶猛异常,真可谓是鸡鸭中的战斗机,哦耶!
如此一来,敦煌这边养猪、养羊、养鸡、养鸭便都有名了。
谢明府一战成名,抗蝗灾有功,王刺史亲自从宣城来敦煌,对谢眀府进行了表彰,还要上报朝廷,为年轻的谢眀府请功。
谢明府自然是把程家推了出来,将“来福灵计划”呈给了王刺史。
“若无有程家郎君的防患于未然,本县的抗蝗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谢眀府这一个月内饱经磨难,抗完旱灾打蝗虫,打完蝗虫接着去引雪山融雪,娃娃脸瘦成了锥子脸,白白的皮肤晒得黑黄黑黄的,差点让王刺史没认出来。他叉手而立,神色淡淡地娓娓道来,很显然并不是一个抢功的人。
王刺史拿着那份计划书,和蔼可亲地问道:“程家郎君在哪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