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源-《大夏刑案官》


    第(3/3)页

    李唐盛世之时、万国来朝,周边许多国家的人、都学走了国朝内的一切。

    真的是一切。

    包括语言、文字、医术、恪物、数经、种植、农作、烧陶、诗词歌赋、兵法战阵,以及兵器的样式、打制方法、还有武功心法……等等等等。

    那时,国朝没有秘密,敞开了让各国安排的人前来学习。不仅如此,还包食宿、发月银、给奖励。而且不限人数,就是随便来、随便学。

    走时,还赠送人家稻谷、种子、书籍、农具等等。

    因此,许多国家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派人来学,将一切学习走,再带回本国去发扬光大。

    也因为那时的附属国多,附属国对主国是相当崇拜和追捧的。

    毕竟主子的一切,奴才都得学嘛、效仿嘛。

    渐渐的,主子国的风格、风气和风向,就影响着那些附属国的一切。它们也从没有文字、没有历史文化等等,变得有了。就是主子的、变成了它们的。

    这就好比一个百年传承世家,第一代人延续下来的,后代人不管走哪儿都带着、用着。

    多少代以后呢,就可以舔着脸说:是自己的了。

    倭寇的小岛国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学走了一切,然后自己规定出了一个大致的标准,倭寇们就将之延用成了习惯,变成了自己的。

    木屐之类,也是学走的。然后他们再自己改一改样式。毕竟那里多为木棚居,岛国周围全是海水,潮湿,木屐的底、就弄得高了些。

    总之,这儿出现这种物什,可以算是能理解的范围之内。

    但接下来的发现,就让狄映不是太能够理解了。

    狄映让彭凉和谢净将床榻整个搬开,然后开挖。

    就挖出了一个铁匣子。

    上着锁头,彭凉一把就给拽掉了。

    里面只是一幅画像。

    画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手搭在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年肩膀上、一只手牵着另一个六、七岁左右的、男孩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