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障碍-《明国崛起》
第(2/3)页
虽然邸报上有批评也有赞许,但在明眼人看来,嘉奖的意味还是要比批评浓重了不少。
这又批评又带着赞许的文章,其中的意味,李景茂当然明白。
京城的诸位大人这一封信下来,可是要绕好几个圈子的才能把话说明白的。
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嘛,李景茂做的不错,这一任知府考核圆满完成,等到明年1541年的外察结束之后。
李景茂就可以调进金陵,升级更上一层楼,做到更高的位置,继续有一番“作为”。
想到这里,李景茂还真的想要去拜访一下徐奕。毕竟总归是这个小子,让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
本来李景茂这个知府马上就要做到头了,徐奕能给他起死回生,并且能更进一步,李景茂还是有些感谢的。
..
徐园。
徐奕还在和李思远,计算着徐奕的丝绸工业产值。
水力机械在一到两年之内就会被淘汰,接下来发明的蒸汽机器,马上就会毫不留情的将水利器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现在,供应徐家这个产能黑洞,并且通过丝绸产能进一步控制住徐家。
现在,就需要一个巨大的产能来生产丝绸。
在尽可能的增加产能,和尽可能的减少继续制造更多的水利器械。
在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导向中,徐奕正在和李思远这个数学专家,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数字,同时满足两种需求。
只是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来禀告徐奕。
“知府李景茂,前来拜访。”
听到这个消息,徐奕和李思远对视一眼。
徐奕正好想见见知府李景茂,将手边的工作交给李思远,徐奕赶紧去会客厅里和李思远见面。
..
看到李景茂脸上的笑容,徐奕已经猜到了李景茂来的用意。
这大明朝廷的信息传导系统简直太慢了,李景茂做这些事情都四个月了,这朝廷才刚反应过来,给了这一份嘉奖。
如此延迟的信息传递系统,徐奕想到其中的关键,怕是不仅仅是物理的原因,只怕是人和人之间的内耗也很严重。
徐奕:“李知府别来无恙,看您这么高兴,想必是朝廷的嘉奖已经到了您的府上。”
听见这话,李景茂不禁有些欣喜。
李景茂:“咱们为百姓做了这么多,若是咱们没有京城来的嘉奖,这才奇怪了。”
听到李景茂的话,徐奕的脸上出现了一个极为奇怪的表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