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下人们闻言散去,宋离使唤映月将几位姨娘领进屋,拉着宋承和陆嬷嬷走到一旁,“我多年不在府上,对诸位姨娘性格一无所知,不知承叔和陆嬷嬷有什么好的提议?” 宋承从小就跟在老国公身旁,后被提拔成了管家,在府中颇有声望。而陆嬷嬷则是母亲的陪嫁丫鬟,在府中也挺受人推崇,两人在府中数十年,对府中的人和事了解较多,适当听取两人的意见也是不错的。 但两人似乎都不大想掺和这事,纷纷摇头道:“全听小姐安排,属下不敢多舌。” 宋离见状,只好让宋承先离开,自己带着陆嬷嬷返回屋中。 屋内连同不死心裹着一身湿衣服,等着看掌家权花落谁家的柳氏在内八位姨娘全部落座,等着宋离发话。 宋离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依次落在几位姨娘脸上分析她们的面相。 古姨娘是继柳氏后颇受宠的姨娘,出生江南世家,按理说掌家权该落在她头上,但她生性不服输爱争强好胜,虚荣心太强,掌家之权落在她头上,无意又是成就了第二个柳氏。 此时她正翘首以盼,对宋离不断使眼色,但都被宋离无视了。 第二位是东侧院藕香阁的朱姨娘,大理寺卿的妹妹,生得一副好模样,性格恬静,不喜争抢。映月曾给她提及过,她也不是合适人选,常年被柳氏打压,早就失了斗志,若是让她掌家根本管不下嚣张跋扈又有家世撑腰的柳氏和古氏。 她再次移目看向第三位,东侧院剪风阁的潘姨娘,潘姨娘是诸多姨娘中年纪最大的,也是跟在国公爷身边最长的一个妾氏,育有一子一女,性格与朱姨娘差不多,也是不争不抢的性格,但她相对朱姨娘则多了几分血性。 因为父亲执意要将宋怀熙送进军营,抱着两岁的六小姐宋云静搬出剪风阁,数年如一日不与父亲说话,就算遭遇柳氏的刁难也未曾向父亲伸出求助的双手。 儿时对她也十分照顾,潘氏在她心里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余几位不是分为太低,家世不好,就是野心勃勃,都不是合适人选。 最后她拍案决定,就潘氏和朱氏了,潘氏有脑子有血性,不畏惧柳氏和古氏。朱氏有家世,心思细腻,两人联手再加上她一旁扶持,不怕出什么大篓子。 柳氏和古氏瞬间站起来反对。 “妾身有异议!”两人对视一眼,古氏率先开口。 潘氏和朱氏冷眼看着犹如跳梁小丑般的两人,觉得有些好笑,当初撕的不可交的两人,如今居然统一了战线。 “有什么异议,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宋离淡淡的瞥了一眼古氏,歪头拨弄着面前的茶碟漫不经心的道。 古氏眼中闪过一丝窃喜,清了清嗓子,端起嗓子一一指出潘氏和朱氏的缺点和不足,“潘姐姐年纪过大,难免记性不好,朱妹妹性格又软弱,她两人掌家,这府上不知道会变成何等模样!” 她义正言辞的说着,只见宋离有一搭没一搭的点着头,误以为宋离听进了她的话,继续道:“妾身以为啊,我掌家最合适,我出身江南家中世代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能力绝对比潘姐姐和朱妹妹强,府中铺子由我打理,何愁不日进斗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