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文昭并没有坐在官椅子上面,一味地当着他的老爷!而是走到了大堂之中,从证物上面,亲自把麦穗分成了三份,也把铜钱分成了三份。 把二十二穗麦子和二十二枚铜钱,递给了王二孙三两个人。 证物盘上面,这个时候,还剩下了一文钱,一株麦穗和一根头发! 接过了陈文昭亲自递过来的麦穗和铜钱,王二孙三大喜过望! 他们可是想都不敢想自己还会有今天!这一场官司,打到最后竟然是一个双赢得情况! 围观的百姓,看见了他们两个人这样的结果,又看见了官府下场买单兜底!有些心里活法的,已经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搞一搞,干一干,告一告? 这个知府大人,看起来脑子不太灵光。再遇见一个这样的知府大人,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遇见了不是么? 王二和孙三,两个人跪在地上,掩盖不住喜气的,给陈文昭磕了一个头,然后就要起身离去。 但是他们刚刚起身,却见陈文昭走回了公案之后一拍醒木,“你们要往哪去? 这案子还没结呢!” 一听醒木,两个人刚刚站起来的身体,一下子有跪了下去。 王二脸上的庆幸和志得意满还挂在了脸上,孙三更是一脸的疑惑不解。最后还是孙三喃喃的说了一句:“大老爷,不是已经结了吗?我和王二,一人二十二哥麦穗,二十二文铜钱!怎么就没结了?” “当然没结!陈文昭脸上一脸的肃穆!孙王两家,世代邻居,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有这样的邻居在身边,正是应该亲近的关系。但是,你们两个因为区区四十三棵麦穗,竟然不服乡老判决,把案子闹到了公堂之上!这一举动不仅破坏了两家世代的交情,也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的风气!若是世人皆因为尔等二人之行,使亲人失和,乡老威望不在,邻里关系如仇。若是如此,尔二人悔之晚矣!所以,王二孙三听判!” 听见了陈文昭这一番话,原本两个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窃喜和不以为意的想法哪里还有了? 这种魑魅魍魉,最怕的民心如铁,官法如炉!官法之下,原本的那些小心思,小窃喜和小确幸一点点的全都不见了。 这不是刻意为难! 他们这样的人还需要刻意为难吗? 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本身不争气罢了! “王二孙三听判!” 王二孙三两个人身如抖糠的官堂之上!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 “今,判王二孙三,二人攀污坏了我东平风气!顾两人一人十板,小惩大诫以观后效!令,东平府尹陈文昭,身为府尹治下出此事件,难辞其咎。亦有连带责任。判发一丝,共麦穗,铜钱一起,于县中公示百姓,以儆肖尤。” 王二孙三,你二人可服气? 陈文昭的一连串话语过来,这两个人如何还会不服气?十板子总比丢了命好!看着乡老脸上的表情,不管是王二还是孙三,脸上都有些讪讪! 陈文昭见状,继续开口:“尔等一衣带水,世代皆为乡邻。因如此小事结成仇怨,何等不智?遗祸子孙,又何等不贤?如此,我断发以之为戒,尔等更要以之为戒。” “大人英明!” 公堂下面,山呼海喝!万众一声! 你道是为何如此? 原因很简单,陈文昭这个案子办的漂亮,符合如今的百姓心中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主流思想! 以和为贵,与善为邻。 宗族作为一个词语,可不是空话!世世代代宗族距离在一起,一个村落之中,那个不是沾亲带故? 一般除了人命案子,乡老大都就解决了。 这是朝廷赋予乡老的权利!也是乡老宗族力量的体现! 原因很多又很少!官面来说,是皇权不下乡!实际来说,是地方宗族实力强大!加上官员常规可调动力量太小,风险太高。 一般情况下行政力量到了乡中一级就算是到头了。不是说不想要继续深入下去! 而是,如果在下去的话,就会触及宗族和官员间最根本的矛盾! 而是,宗族和官员又不是完全割裂的! 有官有族,有族有官。 王二孙三,这家几个人看起来不过是一件小事!区区四十三棵麦穗。 折钱十文都不到! 但是这两个人不买乡老的帐,把这件事闹到了府衙,不管他们背后有或者没有深层次的原因,陈文昭都要以复杂的形式来考虑到! 索性,陈文昭就把这件事做成了一件相对的铁案! 与公断案,却并没有分清是非曲直,这件事事实并不难查明。只要衙役下乡一走,见了情况三两眼就能看出来。 但是,这件事重要的是真相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