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节 华夏第一鼎-《从岛主到国王》


    第(1/3)页

    圣道之剑,轩辕夏禹剑。

    仁道之剑。湛泸。

    帝道之剑,赤霄。

    威道之剑,泰阿。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

    挚情之剑,干将、莫邪。

    勇绝之剑,鱼肠。

    尊贵之无双之剑,纯钧。

    十把旷世名剑,每一把剑都述诉了一个故事,每一把剑都代表了一种中国人的良好品洁。

    帝道之剑。赤宵剑可以换成这把青铜剑了,这把青铜剑比赤宵剑更适合帝道之剑这个名字。

    赤宵剑与这把青铜剑比起来。差了一个等级。

    在青铜剑图片下面有一段文字。

    启剑,夏禹子帝启以庚戌八年铸,长89.7厘米。

    文字很少,20个字不到,但简明概括。

    其一,介绍了这把青铜剑的名字,铸于什么时候。

    其二,重点讲出青铜剑的长度,89.7厘米。

    为什么陈锐会在这里着重讲出这把青铜剑的长度呢?

    行外人或许不懂,你介绍一把剑,重要的比如剑上纹饰、装饰物、镶嵌的宝石你不讲,非要着重讲出这把青铜剑的长度,这不是抓不住重点,说来说去也形容不明白吗。

    但,刘大均非常明白陈锐会这里在着重讲出这把青铜剑的长度含义。

    这个长度放在夏代是相当了不起的。

    众所周知,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

    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容易折断。

    所以,在考古发现的商代的青铜剑,它们的剑身一般很短,只有二三十厘米,制作也比较粗糙。

    直到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才达80厘米,最长者可以达95厘米。

    启剑89.7厘米,将近90厘米,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通过启剑的长度。可以说明在夏代那个时候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先进的程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