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寻功-《大唐奴牙郎》


    第(3/3)页

    “唉,这左相右相,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都得提防一些。”

    听见庞公这话,殷大荣一愣:“李林甫不是和咱们一路的人吗?”

    庞公低声喝道:“甫面善心沉,又谋算无遗,此等人只能相循互利,怎可指望同舟共济?”

    周钧轻轻点了点头。

    庞公又叹道:“贞顺皇后在世的时候,能指上的人还有不少。”

    “这么多年过去,倒的倒,散的散,咱们这些老人,在朝堂上无人可依,却只能仰人鼻息了。”

    殷大荣说道:“那内侍省里不还有些小辈?也是庞公的助力啊。”

    庞公摇了摇头,没再和殷大荣言语什么,只是看向周钧说道:“二郎,听咱家一言,莫要和李林甫走的太近。”

    周钧连忙称是。

    庞公又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你这书令史,得过了八考,才能入流内。”

    “得寻个法子,给你请些功赏。”

    见庞公沉思不语,殷大荣随意说了一句:“想要升官,最快的便是军功吧?”

    庞公闻言一愣,再猛地抬头,朝殷大荣问道:“咱家没记错的话,明年开春,掖庭又要放奴了吧?”

    殷大荣想了想:“算算日子,也的确是了,今年放奴的人数,怕是不小。”

    庞公又问道:“宫中有传闻,圣人有意接杨太真入宫。”

    “倘若此传闻是真,那旧苑、潜园、温泉宫、长欢宫,怕是都要短了人手。”

    殷大荣听到这里,依然不清楚庞公话中的深意,只是说道:“掖庭放奴,倘若杨太真再入宫,人手短缺那是自然的。”

    庞公一边沉思,一边说道:“前几日,圣人令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出兵平突厥。”

    “此役一经,怕是俘虏甚众,正好补了掖庭的缺。”

    殷大荣有些明白了:“庞公的意思,是宫中会派人,专门督办俘隶一事?”

    庞公点头说道:“咱们先打听清楚,内侍省中,负责督办之人究竟是谁?”

    “再寻个由头,将二郎以刑部都官司书令史的身份,安排进去。”

    “令那督办之人,让些功劳出来,不就成了二郎入流的功簿?”

    殷大荣听见这话,拍着大腿说道:“好法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