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产量-《商鬼》


    第(3/3)页

    “没必要,养猪的农家肥具有改良土地的作用,对于增产有着很好的保障,只要控制好量,不要让它只长根茎就好,种植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林阳和两人边走边说。

    一路上,不断有农人和两人打招呼,很显然,这一段时间,这两人是经常来,以至于这些百姓都已经认识了这两位大人。

    “对了,产量如何?”回程的马车上,林阳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产量很高,虽然没有达到公子曾经告诉我们的那种程度,但也相去不远,我想应该是获取藤蔓作为饲料导致了减产!”赵县丞显然是认真观察过了,所以对于林阳的提问,也是直接回答了上来。

    对于这一点,林阳也是有所预料,便轻轻点头:“这是肯定的,叶片是果实积累能量的主要途径,获取饲料,必然会导致减产,这我已经有所预料了,具体产量如何?”

    “根据称重,没有经过获取饲料的田亩,亩产可以达到二十石到二十五石,经过获取饲料的亩产也接近二十石!”赵县丞有些激动的说。

    他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高产的物种。

    要知道,大夏一石,可是将近两百斤,平均二十石,那时就是将近四千斤的产量,虽然是水分占据了四成,但除去水分的净含量毛重也也要达到两千四百斤。

    这个产量,已经远超现在的稻米,就算是与二十一世纪的超级杂交稻相比较也不遑多让。

    那位让中国人把饭碗端稳的爷爷,最新的研究成果,试验田双季稻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多千克,出去水分大概也就是这个量,而这是试验田的产量,一般农户家中的产量,必然是达不到这个地步,但也已经很大了。

    而这个产量,对于现在的大夏而言,那可不是一倍两倍,现在水稻的产量亩产不到六百斤,也就是五百斤左右,这个产量是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的。

    还要上税,对于百姓而言,种植水稻只是艰难维持生计了。

    这也是导致,许多百姓不得不租种地主的许多土地,若是番薯能改善这个条件,那对于百姓而言,吃得饱将不再是问题,若是能得到全国推广,人口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个产量很不错了,但是我想说,千万不要想着以番薯完全替代稻米,稻米的种植还是要继续,稻米的保存时间是比番薯更好的,稻米用作储备粮食,比之于番薯要更好,而且食用起来也更为简单,针对这一点,我会给你们一定的建议,针对粮食的价格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整体上保证其价格和稻米相差不大,在推广种植的初期,要保证其溢价略高于稻米,这是给番薯的一个推动力,但不至于会威胁到稻米的生存空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