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艰苦和谈-《门阀赘婿》


    第(2/3)页

    舒庆皱眉道:“秦王殿下, 现在明明是我们兵多,你们兵少。是我皇仁慈,才撤兵和谈。难道秦王看不出形势吗?”

    秦王道:“你低估了中原人的决心, 高估了你们的实力。你一家,比三胡如何?我们用十年打跑三胡,不惜再用十年打跑你们。你休要再跟我提此事,若再提,我主动去打耶律崇光。”

    此时苏御想到的是半岛战争,那时神州很穷,武器也落后,但还是要打。否则像宋朝一样,从头窝囊到尾,浪费多少名将。而梁朝现在状况是能打的人很多。就算秦王战败,后面还有更能打的人。

    苏御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军事天才,比如龙山一战打得就很一般。最起码战略目标未能实现。契丹人的突然撤兵,纯属意外。

    ……

    契丹大营封锁紧密,斥候细作都无法获得消息, 反而被契丹人逮去几名斥候。

    八百里加急,边关战报送往洛阳,满朝文武为秦王取得的阶段胜利感到欢欣鼓舞, 曹玉簪给秦王的回复是:一切边关事务, 秦王自忖定夺。

    曹玉簪没给秦王什么意见,可此时秦王却接到御史联名血书,要求秦王硬气起来,绝不能签屈辱条约。拧断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

    “禀秦王,辽国又增兵,估计三万。”

    “我们的援军到哪了?”

    公孙雄蹙眉道:“河北新兵刚到莫州。”

    苏御瞥了一眼地图:“我们现在只有十二万人,而敌军却三十多万……”

    公孙雄道:“若和谈能退兵,不失为良策。凭卑职对三门阀的了解,胡人不杀过黄河,他们是不会全力出兵的。”

    苏御皱眉,将御史血书递给公孙雄。

    公孙雄看了看,没吭声。

    苏御道:“把兵集中到一处,摆出与契丹人决战的架势来。这份血书,我让契丹使者带回去给耶律崇光看看。”

    公孙雄将血书放下:“这帮文人,就知道瞎嚷嚷,看似一腔热血,实则虚张声势。若敌军杀到洛阳,最先逃跑的就是他们。”

    “也不尽然。”苏御笑了笑:“我并没放弃和谈,只是不能在气势上输掉。大好形势下,耶律崇光突然撤兵,其中必有妖。这也是我要摆出决战架势的底气。”

    ……

    契丹使者舒庆刚离开一天,又跑了回来。二次谈判,契丹人做出一些让步。

    但他们的条件依然是苛刻的,他们要求按照现在实际控制区域划分边境,也就是说,滦州以东都是他们的,这其中自然包括榆关(山海关)。

    “秦王殿下,吾皇发兵,死了十几万人,只要一城一关,不过分吧?”契丹使者舒庆一脸的卷毛胡子,手捻胡须,拉长一根,一松手,胡子弹了回去。

    “我认为很过分。”秦王郑重道:“你们把兵撤回榆关外,其它条款都可以谈。如果不撤军,那就甭谈了。”
    第(2/3)页